沙坪坝档案数字化公司协同沙坪坝区档案局(馆)自2006年启动档案数字化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182326卷、399244件档案的全文数字化扫描,录入各类目录1255018条,共扫描8084466页,馆藏档案数字化比例达60%。其中,民生档案全文数字化扫描139238卷、2242439页,建有婚姻、知青、招工、残疾人、公证、农转非、林权、超龄人员参保、移民、农村征地拆迁土地赔付档案等10个民生档案全文数据库,工伤认定鉴定、劳动仲裁、二轮土地承包档案、复退军人档案等4个民生档案目录数据库。

数字化档案不仅可以方便地检索和利用,还可以有效防止档案的破损和丢失,延长档案的寿命,同时也为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利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沙坪坝档案数字化的原因
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扫描矩阵CCD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录音和录像)、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存储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档案信息形式。它将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档案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以网络形式相互连接,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的档案信息库,可以及时提供和利用。档案数字化是数字档案馆建设中最基础的工作。利用高新技术将传统载体的档案加工成数字档案,通过局域网、政府网和互联网,利用计算机检索和阅读电子档案,以迎接档案信息服务新环境的挑战,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升档案业务部门的服务水平,为档案内部管理和面向客户的服务提供高效、全面的服务。
沙坪坝档案数字化的主要内容
档案数字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1、文献数字化:将纸质文献扫描成电子文档格式,并保存在电脑、云端、移动硬盘等设备中。
2、档案整理:对纸质档案进行信息采集,包括档案名称、编号、分类、文献类型、主题词、时间、地点等信息。
3、档案数字化加工:对采集到的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录入档案目录、著录、标引、编制检索工具等。
4、档案数据库建设:建立包括全文数据库、目录数据库、元数据数据库等在内的档案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库管理和维护。
5、档案数字化服务:提供数字档案的检索、浏览、下载、打印等服务,并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总之,档案数字化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化信息,以便于存储、检索和利用的过程。数字化档案可以有效地延长档案的寿命,同时也为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利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沙坪坝档案数字化的主要流程
沙坪坝档案数字化的主要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档案出库:需要对每一本档案材料做出库登记、入库盘点、双方核对、验收移交。
2、整理编码、核对:对接收的每本档案材料进行核查与整理,比如拆除材料纸页上旧的装订、对存在破损或未达扫描标准的材料进行技术修复,编制材料的类号和页号,整理编码完成后仔细核查准确,防止漏编错编。
4、电子目录的录入、校对、调整:将每一份档案纸质材料编制对应的电子目录,对完成的目录进行校对,确保转确率、避免出现错别字等,还要核查档案材料的形成日期、材料具体页数是否有误。
5、档案文件扫描:要将全部档案材料逐件按照顺序扫描,形成档案材料电子档原始图像。
6、原始图像制作、数据初审、高清图像刻作:对原始扫描图像进行修整,比如在不影响材料内容的前提下对纸张的破损、遗留的装订痕迹进行修理;修整后要对电子数据进行核查核对,并作图像高清刻作。
7、重新装订并检查:对刻录好的电子档案进行重新装订,并逐页检查是否有遗漏或错误,确保档案数字化质量。
8、数据总审入库:将处理好的档案数据进行总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然后入库保存。
综上所述,档案数字化的主要流程包括档案出库、整理编码、电子目录录入、档案文件扫描、原始图像制作、数据初审、高清图像刻作、重新装订并检查和数据总审入库等步骤。数字化档案的处理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