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员档案盒整理方法
1、根据档案盒的规格,将档案分为A4纸、A3纸、其他尺寸纸三类,按照大小排列,A4纸放在最上面,A3纸放在最下面,其他尺寸纸按照大小放置在中间。
2、按照档案的类别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别的档案分别放在不同的档案盒中,比如政府文件、企业文件、公司文件等。
3、按照档案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将最新的档案放在最上面,最早的档案放在最下面,中间的按照时间顺序放置。
4、按照档案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将重要的档案放在最上面,不重要的档案放在最下面,中间的按照重要程度放置。
5、将档案盒分为几层,每层放置不同类别的档案,比如第一层放置最重要的档案,第二层放置次重要的档案,以此类推。
6、档案盒上面要标记好档案盒的内容,以便查找。
初学资料员收到资料怎么整理资料
很多人对资料整理是一头雾水,其实不然,你去档案馆要一套交档目录,然后按照目录整理就简单啦,检验批不交档,把检验批放一边去,就没那么多资料啦,分项分部、隐蔽和单位工程资料交档,检测报告,等,没必要弄的那么繁琐,按照我说的就很简单,快捷
技术交底以及各种施工方案,是要在开工的时候就要做好的。这些名义上是专案负责人编制方案,或者进行技术交底,实质上都是资料员做的,编制人和交底人必须要写专案负责人。
每个单位工程有好多资料啊。 一般有施工管理资料:比如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人员资质、技术安全交底等。 施工物资资料:比如建材的合格证、检测报告、复验报告、进场报验等。 施工资料一般按九大分部来分别整理,比如说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等分别整理。有些专业性较强的子分部要独立组卷,比如钢结构,预应力等。 每个分部由如干分享组成,每个分项由若干检验批组成。施工资料还包括一些隐蔽记录,申请记录等。 最后就是一些竣工资料了。 其实资料非常非常的多,建议你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它上面把建筑工程需要的资料都罗列出来了。
首先你要了解监理资料都有哪些分类,应该有本省的资料整理规范的。。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规范上都有指导。。。然后跟着施工进度把时间和编号,楼号。。等等。。。分类整理。主要是把资料弄全,然后该签字的及时签字,然后保管好,做到有条理。。。到后期补资料有时候也是难免的。。。整理一段时间就会了。。
你这里所说的是市政工程吗? 如果是那就是学市政工程专业 和土木是有关系的 一般院校是放在土木学院的 也有学院放在交通学院里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祝你生活愉快
要整理哪方面的资料,虽然都是一样的道理,但细节不同。 整理的道理就是要时刻有归类的意识,将每个东西都分门别类,不要说自己的记忆力好就可以乱放。 实际上的记忆力就只能记得近几天的事情,一旦过去一个月就忘记了放在哪里了。 如果是电脑的就必须建立条理化的建立资料夹,资料夹的名称必须互斥而穷尽,比如有一个资料夹“性别”,在这个资料夹里面,就要建立互斥的“男”“女”“第三性”,这三个就做到了穷尽各种情况了。 其他的也是这么做。 如果是纸质,就必须买一些标签或者袋子来用。 还是注意是互斥和穷尽。 整理资料重要的是意识,不是别的,就是归类的意识。
你问的问题涉及到蒐集、整理资料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按照资料获取方式分为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直接资料也叫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包括与论题直接有关的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包括图表),譬如: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等,还包括自己在亲自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间接资料也叫他人的研究成果。这是指国内外对有关该课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撰写论文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
按照资料的呈现方式分为文献资料和网路资料。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文摘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等。
收集资料的原则
蒐集资料工作一般要遵循“先内后外”、“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第一、客观性原则。这是蒐集科研资料的首要原则。 第二、真实性原则。第三、全面性原则。研究者必须蒐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各个方面的资料。
收集资料的一般步骤
面对当前浩如烟海的资讯资料,资料的收集者该这样才能快速的找到有价值的资料呢?我想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查询和收集资料。问题的解决应该分成6方面进行。1、界定问题 2、拟定问题 3、取得资料 4、利用资源 5、整合资源 6、评价成果。
收集资料的方法
包括做卡片、 做笔记、 剪贴报刊。现在还包括应用网路进行浏览文献,图书管藏 、问卷调查,交谈等方法来获取资料。
资料的整理
一般可分为三步:
(一) 根据资讯资料的性质、 内容或特征进行分类。
(二)进行资料汇编。
(三)进行资料分析 。
钢结构进场了,材料报验跟上,方案报上,单位资质及管理人员资质报上,剩余就是工序报验、原材料检测等试验。去问问监理吧,和监理工程师处理好关系,他们会帮助你的
先把资料分类,按类别作标签(一个类别一个档案盒),盒内再按照具体内容作目录,这样就很清晰了,希望能帮到你
ppt讲解完成以后,你可以将ppt关掉,然后退出。如果ppt档案在你的u盘上,你可以将u盘从电脑上删除,然后 *** 即可。如果档案存在于电脑上,你仅仅将档案关闭就可以了
办公室一堆资料,各种各样的都有,我需要把这所有的资料放在一个档案盒里,怎么整理?
一般来说办公室的资料分为两种,一种为纸质文件,另一种为电子文档,两者文件分别有不同的整理方式。
1. 纸质文件资料。尽量别留, 或者扫描或者用“CS”的ocr录入电脑,确保留下重要的文件。
其次建议购4孔A4活页文件夹及配套透明活页文件袋(可以在科力普省心购平台看看,是晨光旗下专门的办公用品采购平台,品类很多,需要可以私聊)和打孔机。能打孔的文件,打孔直接放入文件夹;不能打孔的文件,装入透明活页文件袋,放入文件夹;
资料卡片、票据、照片、信函、明信片、名片,有专用的A4活页文件袋就买了用,没有的可以在科力普省心购平台搜放邮票用的硬卡内芯,装入活页文件袋后放入文件夹。建议用标签贴好外壳,分门别类放好,会非常整齐。
2.电子文档。首先, 名称要统一。所有的文档都要以关键词+时间地点的形式进行命名。其次,每一层次的文件夹一般不超过3个。并且定期做好备份和清理,置办个上T的移动硬盘,也建立对应的文件夹,每月初将上月的电脑里的东东往里更新备份一份,极好。注意:名称统一很重要,加上年月日时,再变文件夹或换电脑都不怕重复。
档案太多一个档案盒放不完怎样整理?
档案太多,一个档案盒装不下,自然再装一个档案盒呗,档案号编写清楚就好了呀!
文书档案按件整理,一份文件一个编号,换个档案盒,档案号接续下去就好了。
科技档案按卷整理,案卷号+卷内文件号,换档案盒也是一样接续呀!
归档文件整理的整理方法
5.1装订归档文件应按件装订。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5.2分类归档文件可以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或保管期限—年度—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分类。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稳定。5.2.1按年度分类将文件按其形成年度分类。5.2.2按保管期限分类将文件按划定的保管期限分类。5.2.3按机构(问题)分类将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机构(问题)分类(本项可以视情况予以取舍)。5.3排列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5.4编号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号,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归档章设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等必备项,并可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见图A1。图中“*”号栏为选择项,不选用时无须设置。以下同)5.4.1全宗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5.4.2年度;文件形成年度,以四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1978。5.4.3保管期限:归档文件保管期限的简称或代码。5.4.4件号:文件的排列顺序号。件号包括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分别在归档文件整理和档案移交进馆时编制。室编件与的编制方法为: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文件排列顺序从“1”开始标注。馆编件号按进馆要求标注。5.4.5机构(问题):作为分类方案类目的机构(问题)名称或规范化简称。5.5编目归档文件应依据分类方案和室编件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5.5.1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只对复文进行编目。归档文件目录设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等项目(见图A2)。5.5.1.1件号:填写室编件号。5.5.1.2责任者: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5.5.1.3文号:文件的发文字号。5.5.1.4题名:文件标题。没有标题或标题不规范的,可自拟标题,外加“〔〕”号。5.5.1.5日期:文件的形成时间,以8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年月日,如19990909。5.5.1.6页数:每一件归档文件的页数。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5.5.1.7备注:注释文件需说明的情况。5.5.2归档文件目录用纸幅面尺寸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宽297mm×210mm)。5.5.3归档文件目录应装订成册并编制封面。归档文件目录封面可以视需要设置全宗名称、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等项目(见图A3)。其中全宗名称即立档单位的名称,填写时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5.6装盒将归档文件按室编件号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封面、盒脊及备考表项目。5.6.1档案盒5.6.1.1档案盒封面应标明全宗名称。档案盒的外形尺寸为310mm×220mm(长×宽),盒脊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20mm、30mm、40mm等(见图A4a)。5.6.1.2档案盒应根据摆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边设置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起止件号、盒号等必备项,并可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见图A4b、图A4c)其中,起止件号填写盒内第一件文件和最后一件文的件号,中间用“—”号连接;盒号即档盒的排列顺序号,在档案移交进馆时按进馆要求编制。5.6.1.3档案盒应采用无酸纸制作。5.6.2备考表备考表置于盒内文件之后,项目包括盒内文件情况说明、整理人、检查人和日期。5.6.2.1盒内文件情况说明:填写盒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5.6.2.2整理人:负责整理归档文件的人员姓名。5.6.2.3检查人:负责检查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人员姓名。5.6.2.4日期:归档文件整理完毕的日期。
浅谈如何做好文件的整理归档工作
在防火工作中,文件的整理归档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文件的整理归档工作一般按年度进行,但不一定要等到每年年终整理归档工作开始时才着手收集,可以实行季度整理归档。实践证明,如果重视文件资料的平时积累,及时收集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做到随办随归、妥善管理,既有利于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又能使年终的整理归档工作变得十分轻松。 一、严格登记 收发文件的登记是文件来往的必经关口。通过登记,对市政府及总队来文、内部文件等均逐件登记建账,以做到“家底清楚”,有据可查。把好这一关,是保证文件齐全完整的一项重要措施。登记时,主要是通过正常渠道传送的文件进行逐件登记。 二、及时收集 及时收集是确保归档文件齐全完整的关键。首先要明确登记程序,明确来文单位、发文者、收文者、收文时间、处理结果等明细;其次对办理完毕、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可以采取办完一件收集一件的方法;也可采取定期清理的办法,按月或按季度进行有目的的督办、促办和促交。 三、认真检查 对收集起来的各种文件材料,必须逐件进行认真检查:一是要检查文件的有效性。检查同一事由的文件是否办理完毕,包括每份文件是否已完成公文处理的每个程序,是否是生效文件。二是要检查文件资料的完整性。检查原文件材料及其处理结果资料是否完整;三是要检查同一事由的文件是否收集在一起,文件种类、类型是否齐全完整,每份文件的正本、定稿、附件等是否齐全完整。 四、随办随归 这里的“办”是指办理完毕,“归”是指整理后归入档案盒。收集来的文件材料经过检查后,一是可以按照整理归档工作的具体要求,或进行完整的整理归档工作,或进行装订、盖章、编页码等整理归档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使收集起来的零散文件系统化、有序化,暂时归入临时档案盒或文件夹中。二是可以根据日常工作需要,准备好不同档案盒,将日常工作形成的文件资料,如:总队文件,支队文件、地方单位文件、会议资料、信息简报等,分门别类存放保管。这样既便于平时的查阅利用,也为年终整理归档工作打下基础。 五、妥善保管 管理的对象既包括办理完毕后经过整理的归档文件材料,也包括没有办理完毕和不需要办理的阅文和备案材料。这些文件材料应配备专用的文件柜和文件夹(盒)。文件夹(盒)可以根据机构、职能或问题、事由等因素进行分类标识,以便于文件的归类和日常提供利用。妥善管理应做到分门别类、有目可查、运转有序、保管安全。 六、立卷归档 分类是关键。组卷时,要注意同一大类的文件材料可以合并组卷,并放置在一起,不同大类的文件不能合并组卷,并分开存放。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有些文件找不到相对应的“位子”,无法对其进行组卷,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认真分析,把相对较散的文件组成一卷,归为散卷。立卷完毕后,进行装订、装盒、入柜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