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东海鱼仓”之称,渔业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制造业为浙江省工业主导产业,是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和主要动力。与此同时,浙江省在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经济较为发达,科技水平较高,十分注重档案数字化转型工作和数字化档案扫描室建设。
数字化档案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扫描线性CCD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录音、录像)、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连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浙江数字化档案扫描室建设内容:
1. 档案扫描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和档案数字化设备两方面。数字化档案扫描室须配备专业的数字化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扫描仪(平板扫描仪、高速扫描仪、非接触式扫描仪等)、图像处理技术设备、光学字符识别设备、计算机设备等。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存储数字化档案,扫描室还会搭建专门的档案管理系统。数字化档案扫描室基础设施建设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只有建设先进的档案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2.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档案信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之一,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成败的关键,也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内容包括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形式包括馆藏档案目录中心数据库建设、各种数字化档案全文及专门数据库建设。
3. 应用系统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档案信息的收集、档案信息的管理、档案信息的利用、档案信息的安全等方面,它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集中体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和档案信息服务的效果。
4. 标准规范建设。从定义上看,档案指的是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多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不论对社会组织还是个人来说,档案资源都十分重要。因此,数字化档案扫描室需要有一套标准的规范,以确保数字化档案的有序管理和安全性。
5. 人才队伍建设。对浙江数字化档案扫描室来说,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浙江数字化档案扫描室可以积极与高校合作,培养兼具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促进档案扫描室的人才队伍建设。
最后,随着档案数字化在全国逐渐普及,社会对于数字化档案扫描室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为了保障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和政府单位可以将扫描室建设工作外包给专业档案数字化处理机构,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