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文件整理
公文整理归档是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文书处理部门在文件输入完毕后,按有关规定,对其中有查考保存价值的文件,按照他们在形成过程中的自然规律和特点,进行分类、排列、编目,使之有序化,并向档案室或档案人员移交的过程。
公文整理归档原则:
1、归档文件整理应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2、归档文件整理应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3、归档文件整理应符合文档一体化管理要求,便于计算机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
4、归档文件整理应保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整理协调统一。
归档文件整理的整理原则
日常文件归档的基本原则是:及时归档,文件齐全、完整,分类准确。
整理方法:
1、装订:
归档文件应按件装订。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
2、分类:
归档文件可以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或保管期限-年度-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分类。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稳定。
扩展资料:
机关文件材料不归档范围是:
(一)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普发性不需本机关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二)本机关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人民来信、电话记录,机关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机关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
(三)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不需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不需办理的抄送文件材料;
(四)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供参阅的简报、情况反映,抄报或越级抄报的文件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件归档
文件归档整理规定
法律分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各计划单列市档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档案部门,总参办公厅保密档案局、解放军档案馆、武警部队司令部办公室,各人民团体档案部门,各中央企业档案部门,中国照片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代替DA/T22—2000)经全国档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经国家档案局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现予以发布,自2016年6月1日起实施。国家档案局网站政策法规栏目的行业标准目录中可查到该标准全文内容。
法律依据:《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4 整理原则
4.1 归档文件整理应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4.2 归档文件整理应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4.3 归档文件整理应符合文档一体化管理要求,便于计算机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
4.4 归档文件整理应保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整理协调统一。
资料归档整理怎么做
1、将全部文件收集起来,文件归档工作是按一定周期进行的,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一个季度。
2、按照相关章程进行筛选,剔除没有当前和后期参考、使用或执行价值的文件。
3、划分类别和级别,无法划分级别的文件,可酌情与本部门文件并列归档。
4、确定保管期限,归档文件可根据其价值的影响时长及相关规章制度来预留足够的保管期限。
5、修缮文件内容,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咨询文件来源处的同事,获取正确内容并对文件进行修补增删,另外还需要规范文件纸张大小及装订物以便保存。
归档文件整理的整理方法
5.1装订归档文件应按件装订。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5.2分类归档文件可以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或保管期限—年度—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分类。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稳定。5.2.1按年度分类将文件按其形成年度分类。5.2.2按保管期限分类将文件按划定的保管期限分类。5.2.3按机构(问题)分类将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机构(问题)分类(本项可以视情况予以取舍)。5.3排列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5.4编号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号,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归档章设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等必备项,并可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见图A1。图中“*”号栏为选择项,不选用时无须设置。以下同)5.4.1全宗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5.4.2年度;文件形成年度,以四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1978。5.4.3保管期限:归档文件保管期限的简称或代码。5.4.4件号:文件的排列顺序号。件号包括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分别在归档文件整理和档案移交进馆时编制。室编件与的编制方法为: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文件排列顺序从“1”开始标注。馆编件号按进馆要求标注。5.4.5机构(问题):作为分类方案类目的机构(问题)名称或规范化简称。5.5编目归档文件应依据分类方案和室编件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5.5.1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只对复文进行编目。归档文件目录设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等项目(见图A2)。5.5.1.1件号:填写室编件号。5.5.1.2责任者: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5.5.1.3文号:文件的发文字号。5.5.1.4题名:文件标题。没有标题或标题不规范的,可自拟标题,外加“〔〕”号。5.5.1.5日期:文件的形成时间,以8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年月日,如19990909。5.5.1.6页数:每一件归档文件的页数。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5.5.1.7备注:注释文件需说明的情况。5.5.2归档文件目录用纸幅面尺寸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宽297mm×210mm)。5.5.3归档文件目录应装订成册并编制封面。归档文件目录封面可以视需要设置全宗名称、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等项目(见图A3)。其中全宗名称即立档单位的名称,填写时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5.6装盒将归档文件按室编件号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封面、盒脊及备考表项目。5.6.1档案盒5.6.1.1档案盒封面应标明全宗名称。档案盒的外形尺寸为310mm×220mm(长×宽),盒脊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20mm、30mm、40mm等(见图A4a)。5.6.1.2档案盒应根据摆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边设置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起止件号、盒号等必备项,并可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见图A4b、图A4c)其中,起止件号填写盒内第一件文件和最后一件文的件号,中间用“—”号连接;盒号即档盒的排列顺序号,在档案移交进馆时按进馆要求编制。5.6.1.3档案盒应采用无酸纸制作。5.6.2备考表备考表置于盒内文件之后,项目包括盒内文件情况说明、整理人、检查人和日期。5.6.2.1盒内文件情况说明:填写盒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5.6.2.2整理人:负责整理归档文件的人员姓名。5.6.2.3检查人:负责检查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人员姓名。5.6.2.4日期:归档文件整理完毕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