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档案在自己手中
1、手中的档案并未拆封:
有些小伙伴的档案因为长时间存放在自己手里,没有及时更新信息,已经失去了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档案交给档案服务机构进行激活,这样我们的档案就可以在激活后就可以存入人才中心,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2、档案已经拆封:
如果档案在自己手中已经被拆开,这样的档案是不能正常工作的,我们需要向档案管理机构重新核实,看档案内的资料是否被修改,资料完整的话,只需要把档案交给专业的档案机构,确认档案是完整的,那么直接找档案服务机构审核,重新封印保存进人才中心就可以了。
当你的档案连同里面的档案资料一起被撕毁的时候,就不只是简单的封印问题了,破损的资料必须要重新补发或出具相关证明才能保存。否则,破损的档案和重新粘合的档案是会被人才中心拒绝保存和使用的。
档案在自己手里怎么处理
档案一直在自己手里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如果没有找到工作,可以把学籍档案先挂到当地人才交流市场去;
2、如果找到工作了,就可以把档案交到有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如果没有权限,也可以让公司代办到公司所在地的公安系统,办理集体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个人档案属于国家机密文件,档案的转递是有规定程序的,不管是什么档案,都不能保存在档案者本人手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八条
国家档案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档案工作,负责全国档案事业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建立统一制度,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档案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管理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档案一般存放在哪里
1、就业单位。可以问一下工作的单位是否可以接受档案,如果可以就把自己的档案和户口转到接收单位即可;
2、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管理。人才交流中心接收毕业生个人档案需要持有学校和教育相关部门发放的报到证到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报到并存放个人档案;
3、存放在学校替毕业生保管。但是学校保管的档案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是毕业后的两年以内,也就是说学校保管两年的档案,如果还是没有找到接收个人档案的地点会被打回原籍。
档案在自己手中有什么影响
档案在自己手中有什么影响
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并不重视个人档案。那么,档案在自己手中怎么办呢?下面是我分享的档案在自己手中有什么影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档案在自己手中有什么影响
档案如果在自己手上,情况有两种,个人失业或公司没有档案接收能力,可以用个人或企业的名义存到人才市场。
个人名义的好处:费用低,在失业状态下还算可以考虑的方法。
个人名义的弊端:需要你处于失业状态下,操作麻烦,还不一定成功。由于档案在个人手里,所以他们一定会说不收,如果你各种央求,他们或许会要求你开具各种证明,非常麻烦,成功的几率不高。
委托公司存好处:操作较为简单,由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去人才存档即可,成功率较高。
委托公司存弊端:由于一般情况下,都会要求公司存档多少人以上才给开户,另外费用比个人的要高。
学籍档案一般放在哪里
按国家政策规定,司局级以上的单位的人事部门或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才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
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代理人事档案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事代理。另外,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如省人才、市人才、各区人才等,它们的区别只是所属部门的'不同,其它无任何区别。
把档案拆开了怎么补救
如果是和自己有关的东西或者是无需保密的东西,我们直接将档案袋折好,把密封线绕好,放回原位即可。
如果档案袋损坏了,那么找一个相同的档案袋替换掉即可,如果原档案袋上有文字说明,则需要在新档案袋上写上说明。
如果不小心破坏了档案袋的封签,这个必要的时候需要做一个说明,为什么会打开有封签的档案袋。当然问题不大的话,补一个封签即可。
对于密封的档案,如果档案袋上有骑缝章,不小心打开后则需要更换新袋子,并找到有章的人员重新盖章,重新密封。
最后如果自己的档案袋被人打开了,可以询问档案保管人员,是否有人调取了自己的档案资料,如果有人借用,那么请查询借阅记录。如果是被人非法翻阅,那就要一查到底了必要时候调用录像严肃处理。
个人档案一直在自己手里怎么办
个人档案一直在自己手里怎么办
个人档案一直在自己手里怎么办,档案对每个毕业生同学都耳熟能详,但很多人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很多人没有长时间的接触到自己的档案,在我们在校读书期间的档案都是由学校负责管理保存。很多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档案辗转到了自己的手中而且存放了很多年。
1、档案是可以暂时存放在自己手中的,但是这是暂时的。有两年的期限放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两年之后你的档案还是放在自己的手中的话,那么你的档案就会变成空白档案,俗话说就是“死档”。当档案成为了“死档”之后会对你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对个人造成麻烦甚至牵连着你的家庭。这时候你就需要去重新去建立你的新档案。你需要尽快到教育部门经过一系列的手续才能激活自己的档案。
2、拿着你的档案看看上面有没有专门的封条,有没有打开过封条,如果打开过封条就要看看里面的资料是否齐全。资料主要看是否有毕业生登记表及成绩单。然后就是报到证了。特别是看看报到证是签发在哪里的,就要去报到地去处理相关文件。激活一定要符合档案的流通逻辑。如果你的资料不齐全的话(比如毕业登记表、报到证等等)。就需要及时找大学的相关人员给你补办所遗失的资料。然后重新激活你的档案。
3、档案在自己手里处理起来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你可以去人才中心试一试,能存进去最好了。如果存不进去的话还可以试试其他的办法。首先你可以先去户籍所在地的人社局,把你的情况和工作人员说明一下,特别的重点是你要了解清楚:我们需要什么资料才能激活、这些资料去哪里开具和办理、开了封条又该怎么处理等等问题。
档案在自己手里如何处理
1、如果我们所在的公司没有档案接受的权力,那么建议将档案存入人才市场,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像单位申请以公司的名义存入,我们的档案是不能以个人名义存入的',因为个人存档需要自己处于失业状态,而且操作非常麻烦,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低。
2、可以找我们毕业的学校进行咨询,看学校是否愿意将我们的档案以学校的名义存入,虽然学校帮助我们的可能性很高,但是如果我们的档案已经由学籍档案转变为人事档案,那么学校就很难帮助我们了,即使以学校的名义也很有可能会被拒收。
3、找档案服务机构办理存放手续,这个时候注意选择规模大、口碑较好的机构,我们需要先与客服沟通,进行专业的判断之后再进行选择。
虽然严格从档案管理的角度来说,档案在自己手里并且拆开,这确实是违规的操作,但在当下档案资料越来越弱化的情况下,这样的行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影响不大。
至少可以这么说,对于绝大部分的75后中青年人来说,档案的作用基本上不大。
为什么这么说?这就要看档案资料对于普通大众最重要的三个作用:
第一,退休时认定工龄年限,作为社保的视同缴费年限。
第二,入职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作为政审必备资料。
第三,干部身份以及系统内晋升、升职、入党、职称评定,作为辅助材料使用。
而这三个作用,我们再来对照大部分人来看,会发现影响可能真的不大。
首先,对于大部分在1992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工龄认定不需要通过档案资料,而是直接有社保缴费记录,退休时按实际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余额计算养老金,需要通过档案确认的是那些1992年以前没有缴纳社保的人,通过档案日期认定视同缴费年限。
再者,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里的政审,这对更多人来说也是不适合的,毕竟还是独木桥性质的工作,不是想去就能去的,对于普通大众,还是有点遥远。
所以基于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档案对大家的影响作用比较小,不必过分担心拿在手里的影响,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建议大家放在人才市场托管,毕竟不像以前一样每年需要付出好几百元的托管费,因为这一费用现在已经免除了。
早些年,档案拿在自己手里的人,第一是不知道放哪里,第二是费用太贵。现在取消了费用,也知道可以存放的地点,所以档案拿在手里的人,建议还是托管,以防万一。
作为一个从国企出来现在民企工作的人,有一段时间档案也是放在自己手上,后来过了很久才找到当地才人才市场进行托管,存放手续也不麻烦,毕竟有个地方放比拿在自己手里还是要安心很多
档案在自己手里怎么处理
档案在自己手里处理方法:可以找关系激活,将档案直接存放在自己的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中心;如果无法实现第1条,可以找找社会上的档案服务机构来启动档案激活,然后存入户籍地的人才中心。
一、档案转递时需要注意事项
办理档案转出时还需注意:接收机构是否同意个人携带转递档案。因为有的公司无法办理机要转递档案,但如果接收单位不接受个人携带档案转递,这时你将档案从原单位取出后无机构接收,将成为“死档”状态。档案成为“死档”,如入职国企,事业单位、考公务员、考研究生、出国留学、职称评审等手续,都将有所影响,所以在办理档案转递时一定要提前咨询档案接收单位具体要求,千万不可随意转出档案。
二、档案自己拿着多久失效
档案在自己手里超过两年的话就会变成死档。如果你能确定从今以后你不用档案了,那你就自己拿在手中;如果你以后还想就业、考公务员或是考更高的学历,那就要将档案托管;如果有一段时间档案是在你自己手中,那这段时间在档案中就没有记录,就没人能证明这段时间你的去处;档案只能是在两个有权管理档案的部门之间交接,如果你以后想转移档案时档案在自己的手中,那接收单位完全可以拒绝接收。
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具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一般由委托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人事关系。
个人档案一直在自己手里怎么办
1.建议首先你可以去人才中心咨询下,看是否能让你存进去;2.人才中心不接受的话,可以尝试着找你的毕业院校,请他们帮忙以学校的名义帮你转递到人才中心。按照档案法规定,任何单位都不得接收放在个人手上的档案。
档案在个人手里超过两年,也会成为“死档”,档案存入了有独立人事权限或人事代理权限的人才市场、职介或人才服务中心,按规定办理了正常的手续,就等于激活了。
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委托档案整理、寄存、开发利用和数字化等服务的,应当与符合条件的档案服务企业签订委托协议,约定服务的范围、质量和技术标准等内容,并对受托方进行监督。受托方应当建立档案服务管理制度,遵守有关安全保密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六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发生机构变动或者撤销、合并等情形时,应当按照规定向有关单位或者档案馆移交档案。
档案可以放在自己手里吗
【法律分析】:档案不可以在自己手里存放,这样就变成了死档。死档:1.、因为工作流动、违约跳槽、下海经商、单位改制、破产等原因,一直没有管理自己的档案,有些毕业生没有找到接收单位索性把档案放在自家的抽屉里,多年的经历、评价全部是空白,像这些“无人问津”的档案称之为“死档案”。2、因个人等原因而需要调走各种档案,但是又由于种种客观与主观原因致使档案未能投递到指定场所,而产生滞留的现象叫做死档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象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在自己手里有什么影响
档案在自己手里有什么影响
很多学生毕业了,档案还一直在自己手里。那么,档案在自己手里有什么影响呢?会有什么危害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档案在自己手里有什么影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档案在自己手里有什么影响
1.很多人在毕业后不重视档案,导致档案在毕业后一直在自己手里。但是要知道,档案在自己手里会有很多危害的。
2.首先,档案放在自己手里,超过一定时限就会变成死档,黑户。还有一些人把自己的档案拆开看了,结果档案变成了废档。要知道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对于人事档案还是相当看重的。
3.现在很多以档案为依据的一些个人证明等手续都是离不开档案这一关的。像是工龄计算,职称评审,考公务员,转正定级,出国,办理养老保险,办理退休,个人经历证明,个人学习情况证明以及个人诚信证明等等都是离不开档案的。
4.如果档案在自己手中,就意味着无法办理这些事情。所以,档案肯定是不能自己保存的'。
档案在自己手里要怎么处理
1.学生把档案放在自己的手中,没有严格的规定多长时间会失效,但是一般情况下,档案在自己手里两年会变成死档。自己拿着档案是没有用的。
2.所以,如果档案在自己手里的时间没有超过两年,那么就尽早的把档案存到人才市场,或是打回生源地。如果已经找到了能够接收档案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把档案交到单位保存。
3.超过两年以上应该就是死档了,可以去所在地的档案局问问看能不能补办。如果可以补办,那么,你需要回到你的小学,中学,高中去开证明,证明你从这些学校毕业,开证明的时候记得带毕业证。
4.然后要去学校所在地的教育局加盖公章,证明上要有教育局和学校两个公章。然后去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及派出所各开一个证明。如果是大学毕业,还需要有大学毕业证书复印件,然后带着自己的两张照片,还有身份证,就业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回户口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可以了。
档案在自己手里怎么处理
档案在自己手里处理方法:可以找关系激活,将档案直接存放在自己的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中心;如果无法实现第1条,可以找找社会上的档案服务机构来启动档案激活,然后存入户籍地的人才中心。
如果有一段时间档案是在你自己手中,那这段时间在档案中就没有记录,就没人能证明这段时间的去处;档案只能是在两个有权管理档案的部门之间交接,如果以后想转移档案时档案在自己的手中,那接收单位完全可以拒绝接收。
按国家政策规定
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具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一般由委托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人事关系。
档案在自己手里如何处理
档案在自己手里如何处理
档案是可以暂时存放在自己手中的,但是这是暂时的。下面是我分享的档案在自己手里如何处理,希望能帮到大家。
档案在自己手里如何处理
1、如果我们所在的公司没有档案接受的权力,那么建议将档案存入人才市场,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像单位申请以公司的名义存入,我们的档案是不能以个人名义存入的,因为个人存档需要自己处于失业状态,而且操作非常麻烦,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低。
2、可以找我们毕业的学校进行咨询,看学校是否愿意将我们的档案以学校的名义存入,虽然学校帮助我们的可能性很高,但是如果我们的档案已经由学籍档案转变为人事档案,那么学校就很难帮助我们了,即使以学校的名义也很有可能会被拒收。
3、找档案服务机构办理存放手续,这个时候注意选择规模大、口碑较好的机构,我们需要先与客服沟通,进行专业的判断之后再进行选择。
档案放太长时间放在自己手上成为了“死档”之后怎么激活
1、档案是可以暂时存放在自己手中的,但是这是暂时的。有两年的期限放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两年之后你的档案还是放在自己的手中的话,那么你的档案就会变成空白档案,俗话说就是“死档”。当档案成为了“死档”之后会对你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对个人造成麻烦甚至牵连着你的家庭。这时候你就需要去重新去建立你的新档案。你需要尽快到教育部门经过一系列的手续才能激活自己的档案。
2、拿着你的档案看看上面有没有专门的封条,有没有打开过封条,如果打开过封条就要看看里面的资料是否齐全。资料主要看是否有毕业生登记表及成绩单。然后就是报到证了。特别是看看报到证是签发在哪里的,就要去报到地去处理相关文件。激活一定要符合档案的流通逻辑。如果你的资料不齐全的话(比如毕业登记表、报到证等等)。就需要及时找大学的相关人员给你补办所遗失的资料。然后重新激活你的档案。
3、档案在自己手里处理起来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你可以去人才中心试一试,能存进去最好了。如果存不进去的话还可以试试其他的办法。首先你可以先去户籍所在地的人社局,把你的情况和工作人员说明一下,特别的重点是你要了解清楚:我们需要什么资料才能激活、这些资料去哪里开具和办理、开了封条又该怎么处理等等问题。
拓展内容: 关于毕业后档案处理
大学毕业后的一年最为关键,这一年是对其人生的基本规划最为重要的一年,原因涉及三项:就业协议书》、《报到证》(派遣证)、国家干部身份。
近年来,在紧张的就业过程中,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刚刚毕业的一两年内,就丢了自己的国家干部身份、人事档案、户口。这里先说说干部身份对于毕业生而言,有些什么样的作用,在我国,无论各行各业都会有职称评定,而且相信任何单位都希望有那些有职称的人来工作,而且,就算你工作的单位没有职称评定一说,那想你如果是高级工程师你拿的钱也绝对比别人多。而什么人能评定职称呢?有干部身份的人。所以从此看出,就算你不当官,你只挣钱,那干部身份对你来说还是有用的。在这里,我想简单的说一说我目前所知道的关于这方面的一些问题,相信肯定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但至少相信可以帮助到高校毕业生。
(一)为什么毕业前要签《就业协议书》呢?
很多毕业生朋友,都认为《就业协议书》签订,就是为了学校方便统计就业率的。但其实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学校办理该毕业生报到、接转行政、档案转出、户口关系的依据。
(二)如果说到就业协议,那么必需提到的.就是《报到证》与国家干部身份 。
就业协议作为国家统计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根据,同时也是学校报到证发放的一个证明。只有毕业生签署了就业协议,拿回学校,学校才会在该毕业生毕业后将报到证发给你,而你拿着报到证到你工作的单位报道,就此开始计算工龄,而你也就拥有了干部身份。
(三)《报到证》:
《报到证》分上下两联(内容相同),上联(蓝色)由校就业指导中心寄发给毕业生,下联(白色)则放入学生档案内(人事档案属国家机密,不允许个人持有。如果你的用人单位拥有档案管理资格那么你的档案就放在单位;如果没有,那你的档案放在人才市场类的档案保存处。若你没签就业协议书,那你的档案就直接打回原籍)。而《报到证》则交由你手自行保管。在这里必须要重点说的是,很多人在毕业后没多久就把《报到证》丢了,而当若干年后单位希望将你提干要求出示《报到证》时,很多就没有了,而只能再跑回某地去重新开证明,这时的证明可就没那么好开了,所以还是劝毕业生保管好《报到证》。
(四)国家干部身份:
在中国社会体系中,公民分三中身份:农民、工人、干部。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属于国家干部身份。而很多人却从毕业后就莫名其妙的丢了自己的干部身份。当然也有很多是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干部身份。认为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没有的话我至少是四年大学毕业学士学位。其实你错了。如果你没有留住你的干部身份,可以说你的大学就是白念,而你只是个有学士学位的工人,根本没有改变你自己的身份。国家干部身份靠什么来?靠就业协议,靠《报到证》。《报到证》就是你大学生干部身份的证明,假如某天你被提干时,这个就是你可以被提干的证明,因为你是干部身份。否则你就不能被提,因为你是工人。也许很多人说:我不会被提干,那我要干部身份干嘛,我就想挣钱。
(五)那么我现在要说的就是职称评定了 。
其中也涉及到关键一年的具体事宜。
毕业生持《报到证》到单位上岗后,必须要经过一年的见习期(国家规定)。见习期满后,本人必须记得要签《毕业生见习期考核鉴定表》,这是你转正的鉴定表(从此你就拿正常工资了),说明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人才了(见习期需要在同一单位完成,也就是你的就业协议、报到证以及你的转正证明表,这三个上面盖的要是同一单位的章,否则视为无效)。紧接着要记得填写《国家统一分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认定表》,也就是初级职称评定表(这些事要你自己留心,没有人会提醒你去做的,表要到人事部网站下载)。具体可评定的职称可以到人事部网站上查询(职称最好和自己学的专业有联系,否则到中高级评定时比较难)。现在我国职称评定这块要通过考试(除艺术、工艺美术、体育教练员及广播电视播音4个系列外,申报其他初级系列都需要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采用闭卷笔答方式,实行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申报人员参加杭州市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取得《杭州市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以考试来决定你是否能评上职称。当然有些职称评定也不排除某些单位内部的人为原因。在你初级职称评完四年后,也就是你工作的第五年,你可以申请评定中级职称。再五年后,也就是工作第十年,评定高级职称(具体可上网查)。这样你一辈子的职称就基本评定完了,所以有些幸运的人10年就可以当上“高级工程师”。在我国,无论各行各业都会有职称评定,而且相信任何单位都希望有那些有职称的人来工作,而且,就算你工作的单位没有职称评定一说,那想你如果是高级工程师,你拿的钱也绝对比别人多。而什么人能评定职称呢?有干部身份的人。所以从此看出,就算你不当官,你只挣钱,那干部身份对你来说还是有用的。《就业协议》的签署是没有限制的,与任何公司或单位签都可以,不一定要国企或事业单位,否则每年那么多大学生就业,还不80%都要丢了干部身份。但要保证一点,就算是三个人的小公司也能签,但不要在一年内倒闭,否则你就没有人给你签转正了,切记切记。又有人说了,我想考研,我明年要考,我就不签三方了(其它情况也一样),随便找个活干干,挣点钱完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记住,不论任何时候,别放弃你的身份!如果你要考研,那么你属于在职考研一类,我们举例说一下。假如你考上了:你6月大学毕业,7月到单位报到。第二年7月,你转正,初级职称评定。研究生9月入学。当你研究生入学时,哥们已经是有身份的人了,3年研究生读完,哥们出来直接拿正常工资了(进私企),没有见习期一说了(研究生毕业也有3个月的见习期)。如果你进国企或事业单位,那么研究生3年算工龄(我不知道私企是不是,但国企或事业单位绝对是),你出来就可以评中级职称了,哥们又赚了一大笔。所以你说你该不该保你的干部身份?假如你没考上:没考上更简单,直接继续工作,回头等着评中级,没差什么。很多人总是怕麻烦,其实一切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重视了,那么也许我的话会改变你的一生,如果你没重视,那么就当给我捧场,也谢谢你。不过要记住一句话,而错失本该属于高校毕业生的国家干部身份,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