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下面是中国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纪实:
1. 20世纪80年代:档案数字化开始
1980年代,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档案数字化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很多机构开始研究数字化档案的技术和标准规范。
2. 20世纪90年代:档案数字化应用开始扩展
1990年代,档案数字化应用开始向更广泛的范围扩展。许多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和企业开始数字化自己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文化资产,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推行数字化档案建设项目。
3. 21世纪初:档案信息化成为基本建设
21世纪初,档案信息化成为档案部门的基本建设之一。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数字档案馆,很多档案馆加强了数字化档案建设,并开始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4. 2010年以来:全面发展数字档案
2010年以来,数字档案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加强,涵盖了历史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经济等多个领域。数字档案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各类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特别是2019年7月召开的国家档案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加强和深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