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档案整理技巧与图解
资质档案整理技巧与图解
1、将资质档案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将最新的资质档案放在最前面,依次向后排列,以便于查阅。
2、将资质档案按照类别整理。将资质档案按照类别进行分类,比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以便于查找。
3、将资质档案按照公司名称整理。将每家公司的资质档案放在一起,以便于查找。
4、将资质档案按照文件类型整理。将资质档案按照文件类型进行分类,比如,复印件、扫描件、原件等,以便于查找。
5、将资质档案按照有效期限整理。将资质档案按照有效期限进行分类,比如,有效期内、有效期已过等,以便于查找。
资料档案排列存放方法技巧
资料档案排列存放方法技巧
档案排列有序,是保证档案完整与安全、利用存取迅速便捷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存放秩序,并使这一秩序得到维护。那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资料档案排列存放方法技巧,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档案装具的排放要求
1.整齐一致,横竖成行。如果箱、架、柜,大小式样不同则应适当分类,尽可能做到整齐划一。
2.避光通风。有窗库房,档案装具排列应与窗户垂直,以避免阳光直射;无窗库房,档案装具纵横均可,但应注意不能有碍通风。
3.充分合理利用空间。架(柜)之间的主要过道宽度一般1 米至1.2 米,一般过道宽度0.8 米左右为宜。所有装具均不应紧靠墙壁。
为了便于对库房内档案的管理和迅速存取,所有装具应按某一排列走向和顺序依次编列号(排号)、栏架号、格层号(箱号),其号码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原则是:自档案库(室)门口起从左至右编箱、架、柜号,每个架(柜)的栏也从左向右编号,每栏的格自上而下编号(如果没有栏,则自上而下编格号)。
(二)档案存放方式
存放方式有竖放、平放、卷放和折叠四种。
1.竖放保管
竖放是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其优点是检取和存放案卷比较方便。装订成卷(册)、盒装档案和照片档案,一般应采用竖放方式。
2.平放保管
平放虽然取放不太方便,但对保护档案有利,适用珍贵档案和不宜竖放的档案,如底图,它是用油蜡等物浸透过的,经过晒图机的高温影响,其机械强度和耐久性均有所下降,容易脆裂破碎,为延长其寿命和使底图在复制蓝图时准确、清晰,应采取平放或卷放(适用于特大幅面的底图)的存放方法,底图严禁折叠,因为折叠会使底图出现折痕,影响其寿命。
3.卷放保管
卷放就是将档案以张(件)或套(卷)为单位,按照分类排列次序,卷成圆筒,放进特制的纸质、金属筒内或柜箱中,卷放适用于大幅面的题词、字画、底图等。
4.折叠保管
折叠保管就是将一些纸质较好、机械强度较高、幅面较宽的.图纸档案按A4图纸幅面大小为标准折叠(装订或不装订),放进卷盒、夹内或柜中。 例如蓝图,蓝图一般采用优质纸张,机械强度较好,可以折叠保管。 蓝图折叠一般要以A4图纸幅面大小为标准,左边留出装订线,向图纸正面叠成手风琴式。折叠后的图标标题栏要露放在右下角,以便查阅。由于图纸折叠的关系,每个卷的右边较厚,左边较薄,装订时要加进一些厚纸衬,以保持案卷的平整美观,规格一致。如果案卷不装订,折叠时不必留装订线,图纸折叠后便可直接放进卷盒或夹内。
(三)档案排列方法
档案一般是按全宗进行系统排架。全宗排列方法有两种:一是按全宗顺序号排列,这种方法对库房空间和全宗实体的安排比较方便;二是全宗分类排列法,这种方法对全宗的系统管理和全宗的信息控制较为有利。
对于特殊载体的档案,可根据档案制成材料的不同,将纸质档案和其他特殊载体档案(如照片、录音、录像等)分库存放、排列或排架。在同一种载体内,通常按全宗排架,即一个全宗内的档案集中在一起存放、排列。但应在全宗指南、案卷目录说明中有所交待,并在全宗末尾放置参见卡片,指明存放地点,以保持应有的联系。
档案如何修整
档案整理归档过程中的整理技巧
(一)归档文件“件”的区分与修整
首先是以我为本(以发文单位为主)。凡是本单位所产生的发文(红头文)必须归档,其它单位(包括上级、同级和下级机关)的来文,需要办理的文件(办件)必须归档,重要的文件材料应该归档,阅知类的文件可以不归档。
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归档。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
1、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重要文件如法律法规等须保留历次修改稿的,其正本与历次稿包括定稿各为一件)。
2、正文与附件为一件(附件是指附属于正文之后的其他文件材料,作为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如附带的图表、统计数字,正文批准或发布的法规文件等等。一般来说,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如果附件数量较多或者太厚不易装订时,也可各为一件)。
3、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对于制成材料、字迹材料等不利于档案保管的文件(如热敏纸传真件、铅笔书写的重要文件),以及使用中出现破损的文件,应复制后归档。复制件包括复印机制作的复印件以及手工誊写的抄件等。这些复制件应与原件作为一件)。
4、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是一份文件的不同部分,前者往往包括贯彻意见及执行要求,后者则是具体内容,它们在发挥文件效力方面难以分割,因此也应作为一件)。
5、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般每册(本)内容都相对完整,具有独立的检索价值,因此应按照其本来的装订方式,一册(本)作为一件)。
6、来文与复文各为一件(这是比较特殊的一种规定。“来文与复文”是对联系密切的来往性质的文件材料的概括性表述,也包括“去文与复文”,从文种上看包括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函与复函、通知与报告等等)。
7、请示与批复各为一件。
8、报告与批示各为一件。
正文与文件处理单(文件在运转过程中一般都附有文件处理单或者拟办单、发文稿头纸,有的还附有领导批示的签批条等。这些表单真实地记录了文件的形成、办理过程,是归档文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文件作为一件)。
“为一件”是指在实体上装订在一起,编目时也只体现为一条条目。
归档文件的整理工作,必须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排列方法强调按事由排列。
归档文件按照不同年度、不同机构(问题)、不同保管期限等形成中的客观规律进行相对集中,维护不同文件间的有机联系。排列文件时,强调了“事由原则”,将同一事由形成的文件排列在一起,使文件间的有机联系得以充分体现。
在装订之前,将全部文件梳理一遍,按照以上整理原则,将属于一件的材料放在一起,以便于装订,防止返工。
(二)文件装订顺序
归档文件材料修整完毕,需要使用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的装订材料重新加以装订,固定文件页次,防止文件张页丢失,便于归档后保管和利用的作用。
装订前首先应将原有的订书钉、回形针等对文件保存造成影响的金属物品拆掉(原文件已使用不锈钢钉的保持原装订不动)。
其次必须对它们进行排序。顺序如下: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复文在前,来文在后。汉文本在前,少数民族文字文本在后。不同文字的文本,无特殊规定的,中文本在前,外文本在后。有文件处理单的,一般放在最后;但如果已粘贴牢固的可放在最前面,这样可以作为首页加盖归档章,从而更好地保护正本的原始面貌。
再次应将“件”内的各页按一定方式对齐,便于将来翻阅利用。一般来说,采用左上角装订的,应将左、上侧对齐;采用左侧装订的,应将左、下侧对齐。(建议管理文件类采用左侧装订,污染源种类采用左上角装订。一般一件装订两枚不锈钢订书钉为宜)
装订以“件”为单位进行,对装订材料做统一规定,一般采用不锈钢订书钉装订,如文件太厚,则建议采用三孔一线。
装订要求:装订用品必须是对归档文件无害,不影响档案的保存寿命。装订方式应能较好地维护文件的原始面貌。
(三)归档文件的盖章、编号、填写页数
1、归档章的格式
其规格为长80mm,宽20mm。分为均匀的12格。归档章设置的项目主要为编号项目中的必备项。
归档章样式:
全宗号
类别号
期 限
年 度
机 构
件 号
归档章填写示例:
全宗号
6
类别号
A
期 限
30年
年 度
2009
机 构
件 号
001
归档章填写说明
归档章项目
项目说 明
填 写 说 明
全 宗 号
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
全宗号由同级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如果暂时未有全宗号,可暂时不填。
类别号
一个立档单位不同门类档案的代号。
文书档案填写“A”。
期限
即保管期限,标注归档文件保管期限。归档文件保管期限分别为“10年/短期”、“30年/长期”和“永久”。
具体档案保管期限划分参照国家档案局《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年 度
填写文件内容针对的年度,以四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
归档文件根据实际归档年度标注。文件针对年度,以4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2006。
机构
填写文件形成或主办部门的简称或代号,不分机构编档号的单位此栏可空。
如:党支部、办公室、人事科、综合科等。
件号
以年度为界线,由全宗单位档案室集中整理归档的,一个保管期限编一个大流水号;由全宗单位内各部门分别整理归档的,每个部门内按保管期限分别编三个小流水号。
其编制方法是:依据归档文件的排列顺序,每一年度每种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均从“1”开始标注。
2、盖章位置
归档章一般应用红色印油加盖在归档文件首页上端居中的空白位置,使用钢笔、蓝黑墨水笔填写内容,如果领导批示和或收文章占用上述位置,可将归档章盖在首页的其他空白位置,但以上端为宜。如果机关发文有签发单的,或收文有文件处理单的,也可放在最前面作为首页,这样可在其上加盖归档章,以更好地保护文件正本的原始面貌。文件首页确无盖章位置或重要文件须保持原貌的,也可在文件首页前另附纸页加盖归档章。归档章尽量不要压住文件字迹,也不宜与批示文字或收文章等交叉。
3、按归档文件年度、保管期限和排列顺序分别逐件编号。
以年度为界线,由全宗单位档案室集中整理归档的,一个保管期限编一个大流水号;由全宗单位内各部门分别整理归档的,每个部门内按保管期限分别编三个小流水号。
4、每“件”文件的页数填写该件的实际有效页数。
(注意不要用铅笔填写页号,要用钢笔、碳素或蓝黑墨水笔填写或用号码机编页码)
单面印刷的文件在正面右上角处填写实际页数;
双面印刷的文件在正面右上角处及背面的左上角处填写实际页数;
文件中出现与本文无关的页面(如:有些单位为了节省纸张,用已经用过的纸张的背面印文件),须在上面用钢笔、蓝黑墨水笔批“Ⅹ”。上报等表格没有填写内容的页批“Ⅹ”(如已盖“此页空白”章的则不用“Ⅹ”),但要编页号,并计算页数。
(四)归档文件排列顺序
归档文件的排列以“事由”为原则,即同一事由的相关文件应当排列在一起。事由可以是指一件具体的事,或一个具体的问题,或一段较紧密的工作过程。并且尽可能将关系密切的(如同一次活动、同一项工作、同一个会议形成的)文件材料排列在一起。
1、以年度为界线,按照年度—保管期限相对集中排序。
(1)由全宗单位档案室集中整理归档的,一个保管期限从1开始编一个大流水号;
(2)由全宗单位内各部门(即机构)分别整理归档的,每个部门(即机构)内按保管期限分别编三个小流水号。
2、保管期限,按问题和内容确定保管期限;按永久、长期/30年、短期/10年的顺序依次编排。
3、同一事由形成的文件排序按照文件的生成时间顺序序依次排列。
装盒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视档案盒的厚度选择厚度适宜的文件,尽量做到文件装盒后与档案盒形成一个整体(即尽量放满档案盒),竖立放置时不至于使文件弯曲受损。
2.按照排列的先后顺序依次装盒;一盒装满后,顺次装入下一盒即可。
3.不同形成年度的归档文件不要放入同一档案盒。
4.不同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不要放入同一档案盒。
5. 由全宗单位内各部门(即机构)整理归档的,不同部门(即机构)的档案不要装入同一盒内。
6. 一件文件(如讲稿、书稿)太厚,一个平常的档案盒装不下,可根据文件厚度,选择厚度适当的同一种类档案盒装入盒。
工程档案整理的步骤
主要步骤为:系统排列和编目、局部调整、全过程整理。
在正常条件下,档案室接收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立好的案卷,档案馆接收各机关按照入馆要求整理移交的案卷。档案馆和档案室的整理任务,主要是检查案卷质量,制订馆(室)内分类排列方案,进行案卷和全宗的系统排列以及案卷目录的加工。
对已接收但不完全符合整理要求的案卷,进行必要的部分加工整理;对由于遭受损失、销毁与移出等各种原因致使整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档案,进行新的系统化调整,对必须接收和征集的零散档案,进行包括整理工作全部内容的系统化和编目。
扩展资料:
档案整理要求:
1、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
2、这 8项工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分为 6个环节的,也有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的。由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故也有按多层次进行划分的方法。
3、其第一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
4、档案信息开发又分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两部分,信息加工由编制目录、编辑文献汇编和编写参考资料构成,信息输出由提供阅览、复制、咨询、函调、外借以及出版、展览等多项服务活动构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档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