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档案移交
资料整理档案移交
1、根据档案移交的要求,按照类别和时间顺序,将相关资料按照档案移交要求分类排序;
2、检查档案容器,确保档案容器的完整性,确保档案容器的密封;
3、检查档案移交的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性,检查资料的正确性;
4、将档案资料按照类别和时间顺序,装入档案容器中;
5、将档案容器按照规定的标准,妥善打包,确保档案容器的安全性;
6、将档案容器交给指定的档案移交人员,并登记档案移交的相关信息;
7、完成档案移交后,记录档案移交的相关信息,并保留相关记录。
档案移交工作实施步骤
档案移交整理的步骤为:
1.档案材料收集。按8号令或档案材料,简易归档范围进行收集,如平时没有留存,从电脑中打印加盖公章。
2.档案整理。在每个文件上面加盖归档章,填写内容。文件有页数直接填,没有要在右上角或左上角(反面有字)用铅笔编页,有处理笺要加算页数。
3.去普通钉,线缝或改订不锈钢。
4.填写归档目录。责任者填落款单位,即文件的盖章机关和署名者。日期为8位。
5.填写备考表,有互见号的要填写,如相关照片档案的档号。没有只填盒内共多少件。
6.档案材料分盒装尽量取整,一盒装满装下一盒,件号接续。装盒打戳,按内容填写,红字。
7.清点核对,填移交单,一式两份,接收单位、移交单位各存一份,档案移交入馆。
法律依据
《档案法》第十四条 应当归档的材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拒绝归档或者据为己有。
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
《档案法》第十五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档案馆不得拒绝接收。
经档案馆同意,提前将档案交档案馆保管的,在国家规定的移交期限届满前,该档案所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事项仍由原制作或者保存政府信息的单位办理。移交期限届满的,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事项的档案按照档案利用规定办理。
档案移交需要哪些流程
档案移交需要哪些流程
学术界关于档案的定义还不统一。一般,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性[1]。下面是我整理的档案移交需要哪些流程,欢迎大家分享。
一、提交移交报告到当地的档案管理部门
二、准备资料
1、移交档案的案卷目录(一本两套)
2、全宗介绍
3、组织沿革
4、大事记
5、年鉴
6、说明:关于公开范围和查阅方式
7、光盘刻录数据:单位名称,全宗号,起止年份,电子档案数据(DBF格式),全总介绍,组织沿革,大事记,年鉴,全文扫描(自2003年开始,需要全文扫描件备份)
三、接收档案整理规范
1、装订整齐规范,脊背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年代等书写整齐规范;
2、封面题名、起止年代、保管期限、密级划分书写完整清晰;
3、卷内目录完整;
4、卷内有张页号;
5、备考表填写完整。
四、办理移交
持《档案移交、接收清册》一式三份(留二份),办理移交手续。
拓展:移交档案需要什么手续
档案转移手续如下:
1、在个人档案转移前,需要有接收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到人才中心开具接收证明,接收证明寄到原来的工作单位;
2、个人档案资料在原工作单位的,原单位收到档案接收证明后,把个人档案资料和转出证明同时寄给接收单位;
3、个人档案寄回来之后,收到个人档案的详细资料和转出证明与接收回执,接收回执由新单位盖章,签字,写明日期,邮寄给原工作单位,回执由原单位收到之后,整个档案的转移程序结束。
第八条
国家档案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档案工作,负责全国档案事业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建立统一制度,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档案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管理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档案移交程序
档案移交程序
一般,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档案移交程序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档案移交程序
1、严格执行档案材料统一管理的.原则,凡在本校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都应交档案馆归档保存。
2、学校各部门必须按各类档案移交的时间,将文件材料收集齐全,按照规范化标准要求,由承办单位初步整理,移交到学校档案馆。
3、档案馆接收档案时,首先要检查文件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组卷。移交时档案馆工作人员与移交人共同清点,经查对无误,方可办理登记与签收手续。电子文件归档时须拷贝到磁盘或光盘上(为禁止对文件写操作,尽量刻录到一次写操作的光盘上),载体上标注好盘内文件内容、类别、存入日期及磁盘编号等,如要保密还须注明密级。特殊格式的电子文件(非通用格式),归档时应在存储载体上同时备份相应查看软件。对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生成的数据库文件,数据库结构字段名为非汉字的结构归档时应附数据库结构说明书,表明每个字段的汉字名称。如记录内容用代码表示的应全部转换为汉字表示,以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可利用性。无论何种形式的电子档案归档均须同时附纸质档案一套。
4、移交文件材料必须填写《档案材料移交清单》,一式2份,其中1份由移交单位保存备查,1份随文件材料移交学校档案馆。移交档案当面清点无误后,双方在移交清单上签字。
5、移交的档案资料必须齐全完整、真实准确,签证手续齐全。各部门兼职档案员应积极配合档案馆做好档案移交工作。
6、档案移交时间。党、政部门和能按年度归档的部门,于次年6月底前归档。教学部门和能按教学年度归档的部门应在次年寒假前完成立卷移交工作;科研、基建(含基建改造工程)、学位论文等应在鉴定、竣工和授予学位后的三个月内完成立卷移交工作;会计档案由财务部门按年度立卷,当年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由财务部门保管2年,期满后在次年6月底前归档。
7、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必须在办完档案、文件移交手续后,方可调离岗位,以免造成丢失档案、文件问题。
档案移交需要什么手续
档案移交需要什么手续
一般,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档案移交需要什么手续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持《档案移交、接收清册》一式三份(留二份),办理移交手续。
2、提交“档案移交目录和卷内目录的电子版(EXCEL格式)、编制说明”的电子版文件。注:档案移交目录:按照归档整理规程的`顺序进行排列。卷内目录:卷内目录要设文件夹,将其每卷为一个独立的EXCEL文件,并按其排列顺序及案卷名称逐一标明。注:其排列顺序并与工程档案移交目录、侧封的内容要完全一致。
3、全套工档案。移交档案流程移交单位持工程档案移交手续→管网工程部门审核、由项目经理审核确认签字后→到档案室进行验收和办理移交。档案移交清册编制的具体要求清册封面的填写:名称:填写项目全称。案卷数量: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移交档案总卷数。移交人签字:由移交移交人签字。移交单位盖章:由移交工程档案的单位加盖公章。项目负责人签字:由建设单位工程部项目负责人审核后签字。接收单位盖章:由建设单位档案室盖章。本清册共页: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清册总页数(含封面、整编说明、移交目录)。移交时间: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办理移交档案时间。
4、档案整编说明的编制:编写“档案整编说明”应具体说明如下问题:首行填写名称,同移交清册首页。项目概况:建设单位名称、(地址、总建筑面积、厂区占地面积。工程项目情况:主要项目名称、面积、层数、结构造价、开竣工时间、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档案整编单位、形成案卷数量。工程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移交单位加盖单位公章。填表人盖章或签字,并填写填表日期。3、档案案卷移交目录(城档目表3)的编制: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1”开始连续编号。案卷编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形成案卷的排列号。项目名称:填写单项工程名称。案卷标题:按照规范逐卷填写卷内文件材料题名。案卷页数:填写文字材料、图纸、照片总页数。卷内目录页数:填写每个案卷内卷内目录总页数。四)案卷背脊的填写(侧封)(仅供参考,可见实例)案卷题名:第一行:建设工程名称、单项工程名称(起点道路名称—终点道路名称或桩基点)专业第二行:案卷题名第三行:卷内文件概要内容。 ;
档案的移交实施细则
法律分析:1、各处(室)系按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将各自在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分门别类,移交档案室,并办理交接手续。
2、归还借阅档案,要认真检查档案资料是否与原件相符,有无缺页或损坏。
3、借阅档案资料,必须办理登记、签字手续、归还时管理人员应当面销号,行销号签字手续。
4、档案员因病因事,库房钥匙由主管主任指定专人保管。在此期间,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借阅,急需者,主管主任指定二人进库,按其规定办理借阅手续。
5、档案管理员调离工作时,有档案损坏、遗漏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采取补收手续,确保档案资料完整。
6、凡本院人员外出开会、学习或培训回学院时,必须向档案室移交资料,经档案管理员整理登记后,按规定程序交有关方面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档案管理,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制定本法。
第二条 从事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档案工作,把档案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确保档案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