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档案扫描,指的就是使用扫描仪或数字化设备等专业扫描设备将纸质文件逐页扫描成数字格式电子图像的过程。通过数字化扫描,纸质档案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或云端服务器上,方便管理、检索和共享。普宁位于我国广东揭阳,是“中国青梅之乡”“中国蕉柑之乡”“中国青榄之乡”,建有国家级“蕉柑标准化示范区”和省级“青梅生产现代化功能区”。近些年,普宁大力推行档案扫描转型工作。
普宁档案服务扫描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管理。未来,普宁市档案服务扫描将更加智能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档案管理系统将具备智能检索、自动分类、数据挖掘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二)数据共享与协同。档案服务扫描将支持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通过区块链技术,档案信息可以在不同机构之间实现安全共享和不可篡改,促进跨部门、跨地区的业务协同。
(三)多模态档案管理。未来,档案服务扫描将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文本和图像形式,还将涵盖音频、视频、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这种多模态档案管理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和立体的信息,为档案的利用和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普宁档案服务扫描的注意事项:
1. 扫描设备
(1)扫描设备的选择应特别注意对档案实体的保护,尽量采用对档案实体破坏性小的扫描设备进行数字化。
(2)超出所使用扫描仪扫描尺寸的档案可采用更大幅面扫描仪进行扫描,也可以采用小幅面扫描仪分幅扫描后进行图像拼接的方式处理。分幅扫描时,相邻图像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重叠,并且采用标板等方式明确说明分幅方法;若后期采用软件自动拼接的方式,重叠尺寸建议不小于单幅图像对应原件尺寸的1/3。
(3)对于极其珍贵且尺寸不规则的档案,为方便直观显示原件大小,可采用标板、标尺等方式标识原件大小等信息。
(4)应遵循相关设备的使用规律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2. 扫描色彩模式
(1)为最大限度保留档案原件信息,便于多种方式的利用,宜全部采用彩色模式进行扫描。
页面中有红头、印章或插有照片、彩色插图、多色彩文字等的档案,应采用彩色模式进行扫描。
(2)页面为黑白两色,并且字迹清晰、不带插图的档案,也可采用黑白二值模式进行扫描;页面为黑白两色,但字迹清晰度差或带有插图的档案,也可采用灰度模式扫描。
3. 扫描分辨率
(1)扫描分辨率的选择,应保证扫描后图像清晰、完整,并综合考虑数字图像后期利用方式等因素。
(2)扫描分辨率应不小于200dpi。如文字偏小、密集、清晰度较差时,建议扫描分辨率不小于300dpi。如有计算机输出缩微摄影(COM)、仿真复制、印刷出版等其他用途时,可根据需要调整扫描分辨率。需要进行COM输出的档案,扫描分辨率建议不小于300dpi;需要进行高精度仿真复制的档案,扫描分辨率建议不小于600dpi;需要进行印刷出版的档案,可结合档案幅面、印刷出版幅面、印刷精度要求等选择合适的分辨率。
4. 存储格式
(1)纸质档案数字图像长期保存格式为TIFF、JPEG或JPEG2000等通用格式,图像压缩率的选择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而定。
(2)纸质档案数字图像利用时,也可从网络浏览速度、易操作性、存储空间占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将图像转换为OFD、PDF等其他格式。同一批档案应采用相同的存储格式。
5. 图像命名
扫描后图像的命名应以档号为基础对数字图像命名。图像命名方式的选择应确保图像命名的唯一性。建议将数字图像存储为单页文件,并按档号与图像流水号的组合对图像命名。数字图像确需存储为多页文件时,可采用该档案的档号对图像命名。与此同时,还应科学建立纸质档案数字图像的存储路径,确保数据挂接的准确性。
最后,在数字化时代,档案服务扫描不仅是提升管理效率的手段,更是保障信息安全、优化公共服务、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普宁市档案服务扫描将为档案管理的智能化转型注入更多动力,助力普宁市在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