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与
一、联系
档案与文件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档案是有价值并经过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的集合体。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 档案和资料都是知识的载体,都是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资源条件,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二、区别
1、同本单位实践活动关系不同。凡是直接记述和反映本单位活动并应归档保存的属档案;资料则是为了工作参考的目的而收集购买来的材料。
2、对本单位所发挥的作用不同。档案是本单位活动的直接记录,因此它具有历史的查考作用和凭证作用。而资料则是收集或利用各种手段索取来的材料,对本单位的活动不具有凭证作用文。文件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的记录"文件"并不能等同于”档案“,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保存价值以及是否具备原始记录的性质。如果两者都具备,则可以称之为”档案“,否则只能算作文件。虽然两者有很大的交集,但绝不能等同。
档案与文书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一、文书与档案的联系:
1、文书与档案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
文书与档案同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现行文书与档案是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发屉阶段,它们在来源、形成者、内容、物质表现形态和社会本质等方面都是相同的,都是记录在物质上的具有本源性和原生性的固态信息。因此,它们有时又被泛称为“文字材料”。文书是什么样,档案就是什么样。正像曾三同志所说的,“档案是昨天的文书,文书又大半是明天的档案”。
2、文书与档案在形成和作用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由于文书与档案属于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所以各个时期文书质量高低又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后一阶段档案的作用和价值的大小、质量的高低。譬如文书的书写材料、记录方式、处理质量,以及齐全、完整与否等,都直接影响着其转化为档案后的“命运”,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文书材料,就有什么样的档案。反过来,后一个阶段的档案又对前一阶段的文书有反作用,它可以通过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与利用等诸环节,发现文书工作阶段的成效与不足,对未来的文书发展相关的各项活动产生影响,使之改进与提高,以便现行作用已经消失但仍有凭证与查考价值的文书材料,得以长久保存于世。
二、文书与档案的差异:
1、 发挥效用的阶段与特点不同
文书是处在最初形成和现行使用阶段,主要是发挥现行效用,属于文书的前期发展阶段,尚处于形成、传递、运转、承办之中;在其完成了传达和记录等现行效用后,就要由文书部门收集归档,暂时保存于档案室,其中一部分移交至档案馆长久保存。而档案却是处于后期发展阶段,也即保存备查阶段,处于这阶段的文书材料相对处于稳定状态,只是在档案整理鉴定时,将已失去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文书材料剔出,登记造册销毁。因此,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
2、 形成和转化的条件不同
文书是人们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政务、联系和处理工作、交流思想和情况而逐渐形成的,经历了规范的文书处理程序。但不是每一件文书都可以无条件地转化为档案。有些文书随着现行功能的完成,失去了保存价值,便可及时销毁;只有那些对今后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凭证和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才有保存的必要,才能转化为档案。由此可见,档案是文件的“精华”,文件是形成档案的“基础”。
3、价值和作用不同文书是交流情况、记录事情、表达意图、处理事务的一种工具,是现行的、有行政约束力的管理手段。文书对其制发者来讲,具有记忆、表达、联系的作用,而对于其接收者来讲,则具有凭据作用。
档案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关系
档案与历史不可分割的关系决定了档案学与历史学的密切关系。档案是历史文化财富,如何收藏、整理、编辑和利用档案史料,是档案学者和历史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不仅档案学者需要掌握历史科学的知识,历史学者也需要了解档案学的知识。研究历史离不开历史资料,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对研究历史尤为重要。
档案与人事档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包括人事档案、工人档案、城建档案、财务档案等等各方面。
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区别在哪里
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区别在哪里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区别在哪里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人事档案与学生档案的区别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到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
毕业生毕业后,档案由学校邮寄至洛阳市人才服务中心,即为学生档案。中心免费保管两年的学生档案,超出年限,收取档案托管费,学生档案最高保存上限为3年,学生档案无任何人事关系。
学生办理人事代理后,档案转为人事档案。人事档案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计算工龄、工作流动、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各种社会保险等需要人事档案。
毕业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档案?
目前,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甚至有的毕业几年了,档案还在学校放着;还有的将档案放在家里,更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人事档案。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有些同学就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办-理人事代理了。其实,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恰是你的人事档案,因此毕业生应该注意区分学生档案与人事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