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具备以下基础条件: 1. 组织领导体系初步建立。成都市档案局成立了由局领导为组长,各区(市)县档案局(馆)局长为副组长,相关处(室)及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档案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市档案信息化工作。各区(市)县档案局(馆)也相应成立了由局(馆)长为组长,分管档案工作的副局(馆)长为副组长,档案业务指导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和信息化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机构。 2. 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成都市档案局在总结既有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成都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3年)》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统筹推进全市档案信息化工作。市档案馆还专门成立信息化建设专班,负责推进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各区(市)县档案局(馆)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区(市)县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全面启动了档案信息化工作。 3. 档案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成都市档案馆大力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截至2021年底,已有42家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17家区(市)县综合档案馆纳入国家档案数字化中心馆际互备联网,占全市应建档案馆的82%,占全省应建档案馆的50%。同时,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扫描,已完成国家综合档案馆12个专业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占全市应数字化档案的61.5%。 4. 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成都市档案局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目前已建成5个区域性中心、9个专业性中心,并在青白江区等区(市)县进行了有益探索。各区(市)县档案局(馆)也加大了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配备了专门的档案管理和信息化人员,初步建成了以市档案馆为中心,区(市)县档案馆为基点,覆盖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档案信息化网络体系。 5. 档案信息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成都市档案局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重视档案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选派了3名档案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家档案局培训学习,选派了12名档案信息化业务骨干参加了省档案局举办的各类档案信息化专业培训。各区(市)县档案局(馆)也积极开展档案信息化业务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超过600人次。 综上所述,成都市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条件,但要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人才队伍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