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档案电子化
票据档案电子化是指将传统的纸质票据档案转化为电子文件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 收集票据档案,确保完整无损,并将其数字化。这可能包括扫描或拍摄票据,或者使用专业的票据管理系统。
2. 建立票据档案数据库,选择合适的软件系统,如数据库或电子表格软件,并建立相应的数据结构,如字段、格式和命名规则等。
3. 将票据档案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并进行校对和修改。
4. 建立检索系统,方便用户查询和获取票据档案信息。
5. 提供安全可靠的存储环境,保护电子化的票据档案数据不被损坏、丢失或被篡改。
在票据档案电子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电子化的票据档案与原始纸质档案保持一致,包括格式、字体、颜色、大小、清晰度等。
2. 确保电子化的票据档案具有可追溯性,可以追溯到原始纸质档案。
3. 确保电子化的票据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密、备份等。
4. 在处理电子化的票据档案数据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总之,票据档案电子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用户查询和使用,同时也可以保护原始纸质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电子会计票据(或凭证)入账、归档工作的要点?
电子会计票据(或凭证)入账、归档工作的要点?如下:
电子会计凭证,是指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形式的各类会计凭证,包括电子发票、财政电子票据、电子客票、电子行程单、电子海关专用缴款书、银行电子回单等电子会计凭证。
随着财政部会计司发布《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更加明确了电子会计凭证合规管理要求,那么在企业报销入账归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不需要纸质发票,可以只用电子凭证汇总单进行报销
从2020年5月6日起,ETC通行费电子票据可以一次汇总、不用打印,直接报销。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您只需下载一张电子票据汇总单和包含历次通行费电子票据的压缩包就可以进行报销了。
比方说物流企业货车ETC客户,每个月要跑几十次高速公路,涉及好几家不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每个月的电子票据超过一百张。
如果还按照按照传统财务报销方式,需要将这一百多张发票逐张开具打印后入账进行报销。现在只需要是使用费耘系统,就可获得一张电子票据汇总单和一个含有一百多张电子票据的压缩包。
财务人员凭借这两样东西,进行入账报销处理,无须再打印纸质件,实现了“多次通行,一次汇总,电子票据打包下载,无纸化报销归档”。
纸质发票入账时电子会计凭证同步归档保存
单位以电子会计凭证的纸质打印件作为报销入账归档依据的,必须同时保存打印该纸质件的电子会计凭证原版式文件。
因为电子会计凭证的纸质打印件具有易篡改、易复制且难察觉等特点,一旦单位或个人重复报销、虚假入账、篡改信息,出现财务造假、偷逃税款等行为,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发现,管理企业非常困难;这种并存的现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企业需要做到对应同步管理,借助费耘系统进行线上统一管理。
请你简略谈谈电子会计票据(或凭证)入账、归档工作的要点?
电子会计票据(或凭证)入账、归档工作的要点如下:
一、要点:
采用电子专票进行报销、入账且本单位财务信息系统能导出符合国家档案部门规定的电子归档格式的,应当将电子专票与其他电子会计记账凭证等一起归档保存,电子专票不再需要打印和保存纸质件。
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单位,采用电子专票纸质打印件进行报销、入账的,电子专票应当与其纸质打印件一并交由会计档案人员保存。
二、电子会计凭证入账三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1、无需纸质票据,仅用电子票据汇总单等报销。
自2020年5月6日起,通行费电子票据将一次汇总、不用打印,直接报销。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您只需下载一张电子票据汇总单和包含历次通行费电子票据的压缩包就可以顺利报销了!
2、纸质入账+电子会计凭证同时保存。
单位以电子会计凭证的纸质打印件作为报销入账归档依据的,必须同时保存打印该纸质件的电子会计凭证。
3、可以仅使用电子会计凭证入账。
三种常见的电子票据入账方法:
一、电子发票:
一般来说,电子发票的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和使用规定,与税务机关监制的纸质增值税普通发票没有任何区别,所以电子发票可以用来报销,企业也可以将其作为正式的会计凭证来入账。
二、电子车票:
有时我们会因为各种业务而在城市间来回奔波,这就免不了需要乘坐列车,而路费也需要相应的报销。
根据国家《发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铁路行业发票是实行专业管理的。所以铁路运输的票据式样、印制标准以及填写、使用方法,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因此,火车票直接可以作为报销的凭证。
三、电子承兑汇票:
普通的纸质承兑汇票,在接收并背书时,需要加盖本公司的财务专用章并开收据。而且如果忘记复印纸质承兑汇票作为凭证附件,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所以相对纸质承兑汇票来说,电子承兑汇票更加省心省力。
会计凭证如何形成电子档案?
1、建立财务档案库房;
2、参照国家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及结合企业(部门)自身情况指定出有效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3、明确会计档案包含内容,编制财务档案明细登记表;
4、专人专管、进出(借、还)登记、按规定摆放或定期整理装箱;
5、有条件的对能扫描的原件建立电子文档库(PDF格式),方便查阅、减少原件的借阅;
6、由IT部门协助对电子文档库设置共享权限级别。
一、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第八条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1、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
2、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
3、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
5、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6、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第九条 满足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条件,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的,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二、新《管理办法》在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移交、销毁等方面对电子会计档案均进行了相应规定,主要包括:一是将电子会计档案纳入了会计档案的范围,规定会计档案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二是规定满足一定条件时单位内部生成和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三是要求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四是要求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