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档案电子化的系统安全
会计档案电子化的系统安全包括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考虑因素:
1. 数据安全:电子会计档案系统应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可读性和保密性。为此,系统应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等。此外,为了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或篡改,系统应实施严格的安全审计和监控措施。
2. 网络安全:电子会计档案系统应具备强大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以防止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网络安全事件。系统应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IDS/IPS)、安全事件信息管理(SIEM)等安全技术,以确保网络安全。
3. 用户权限管理:电子会计档案系统应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体系,确保不同用户只能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和功能。系统应采用角色和权限管理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分类和授权,并实施单点登录等安全控制措施。
4. 防篡改和防恶意损坏:电子会计档案系统应具备防篡改和防恶意损坏的能力,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对数据进行修改或删除。系统应采用数字签名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校验,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和审计监控措施。
5. 数据备份与恢复:电子会计档案系统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备份应包括定期备份和增量备份,并存储在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设备上。在发生故障或灾难时,系统应能够快速恢复数据,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6. 系统监控和日志管理:电子会计档案系统应实施全面的系统监控和日志管理,以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用户的操作行为。系统应记录所有的访问日志和操作日志,并定期审计和检查日志记录,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7. 物理安全:电子会计档案系统的物理安全包括保护系统设备和存储设备免受自然灾害、盗窃、破坏等风险。应采取一系列物理安全措施,如访问控制、监控和报警系统、防火和防盗措施等,以确保系统的物理安全。
总之,会计档案电子化的系统安全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保障,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用户权限管理、防篡改和防恶意损坏、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监控和日志管理以及物理安全等。只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才能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会计信息系统运行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包括会计信息数据的失真、企业资金结算的安全问题、企业重要信息的泄露、计算机病毒侵袭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等。
对此,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并建立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在财务软件中增加安全功能,建立预防病毒的安全措施,建立必要的技术防护措施,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等。
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会计信息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电算化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包括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
1.会计信息数据的失真。
2.企业资金结算的安全问题。
3.企业重要信息的泄露。
4.计算机病毒侵袭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防范:
1.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确保会计核算操作安全,及时、准确提供会计信息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前提。
2.建立必要的防护措施。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安全,除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外,还要建立必要的防护措施。
(1)在财务软件中增加安全功能。
(2)建立预防病毒的安全措施。
(3)建立必要的技术防护措施。
(4)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应如何防范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风险
防范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风险方法:物理环境安全、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审计。
1、物理环境安全:门禁措施、区域视频监控、电子计算机房的防火、防水、防雷、防静电等措施。
2、身份鉴别:双因子身份认证、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鉴别、基于生理特征的身份鉴别等。
3、访问控制:物理层面的访问控制、网络访问控制(如,网络接入控制NAC)、应用访问控制、数据访问控制。
4、审计:物理层面(如,门禁、视频监控审计)审计、网络审计(如,网络审计系统,sniffer)、应用审计(应用开发过程中实现)、桌面审计(对主机中文件、对系统设备的修改、删除、配置等操作的记录)。
会计信息系统所独有的风险
1、设计缺陷风险:由于软件开发人员对会计知识了解不足或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职能定位掌握不够,造成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存在缺陷的风险。
2、系统不兼容风险:由于会计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不合理,不具前瞻性,开发的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不兼容,从而易形成“信息孤岛”,也极可能造成系统的重复建设,形成资源浪费。
健全会计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和什么
确保会计信息档案的完整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软硬件设备都得到了更新。在保存信息化会计档案的同时,应对相关计算机软件进行备份和保存。如有必要,应将硬件设备密封以备将来使用。在数据备份方面,要定期保证数据备份的连续性。除了数据备份,还要收集电脑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接设备的匹配类型。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汉字操作系统;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和数据库系统的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和版本号;金融销售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和联系人,以及相关软件系统的支持说明和用户手册等。防止文件数据被篡改和泄露。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权限分级,加强会计信息系统文件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授权管理;加强档案借阅和修改程序的管理;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文件的操作日志。通过操作日志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借阅人员对档案的使用情况,并对违规操作进行监督和控制;根据会计信息档案的载体特点,采取一定的物理保护措施,采用AB备份方式进行备份;传输和归档的会计信息文件应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密;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适当使用第三方软件。电脑病毒。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病毒日益多样化、免杀化、智能化和高破坏性。资料显示,我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传播媒介的多样性更加突出,但杀毒软件的查杀率明显下降。病毒表现出“免于杀戮”。因此,用于存储和处理会计信息数据的计算机和服务器应由专人管理,并进行物理隔离。财务信息只连接财务系统内部局域网和公共互联网,定期使用最新的病毒库查杀病毒。同时,还严禁在相关电脑上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并要求进行严格的病毒查杀和人工检查,防止金融系统专用电脑感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