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档案电子化管理
医院的档案电子化管理是指将医院的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格式,并通过电子化系统进行管理和存储的过程。
档案电子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减少纸质档案的占用空间和管理成本,方便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查询和使用档案信息。
具体的档案电子化管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扫描和数字化档案:将纸质档案使用专业的扫描设备进行扫描,并转换为电子文件格式,如PDF、JPEG等。
2. 建立电子档案系统:通过专业的电子档案管理软件,建立一个统一的电子档案数据库,将扫描得到的电子档案文件进行分类、索引和存储。
3. 档案索引和检索:对电子档案进行标注和索引,使得医务人员和患者可以通过关键词、病历号等方式快速检索和查找需要的档案信息。
4. 档案存储和备份:将电子档案存储在安全可靠的服务器或云存储中,同时进行定期的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5. 档案访问权限管理:对电子档案进行权限管理,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查看和修改档案信息,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通过档案电子化管理,医院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快速检索和共享,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减少了纸质档案的占用空间和管理成本,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目标。
档案管理员资格证_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
摘 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医院的档案管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病人电子化信息档案,这就使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及其档案管理思想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医院档案向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本文就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1)36―0055―01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对医院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并且也出现了新的档案形式,例如电子档案等,这就要求我们对医院档案管理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基础上了,必须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方面进行比较全的更新,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让医院的档案管理更加快捷、准确。将图书、档案、病案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和搜索引擎,使医护人员能够在自己办公室,通过医院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得信息资源。
1 医院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1.1 人事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个档案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好信息化,能够准确、迅速地提供人事档案信息,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从实体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实现人事档案的动态管理,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认识问题,还可以实现查阅统计、档案变更、报表处理、系统维护等多种功能的管理。
1.2 病历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病例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的病例管理随之而出,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各种创伤性手术的开展包括腹腔镜、胸腔镜下各种手术的名称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各个科室的互联,具有查询分析功能,并将各类手术及疗效情况非常清晰地列出来,这样可以实现各临床科室相互之间的资料共享,使医务人员在进行科研活动和撰写论文时能及时查阅,通过计算机的信息化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
1.3 档案信息化管理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就医人员也随之增加,这对我们医院的档案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日常的档案管理主要表现在文书工作方面,文书处理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档案的内在质量。为了能够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把每天的文件用计算机记录下来,按照批办的次序在局域网内传阅,并设定传阅时间和催办时间。若传阅文件未及时返回,催办程序会发出信息,提醒承办人及时阅文件,并对文件作出相应的处理,档案管理人员再根据要求预立卷整理,以避免以往档案人员年终整理全年档案工作量大的压力。
2 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的建议和方式
2.1 提高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及素质的提高,这对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在网上进行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借阅、统计工作。信息化档案管理不仅需要管理人员具备比较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并且还要有相当强的计算机信息化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进修,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适应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这也是当今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2.2 需要领导的重视
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院作出正确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这就需要医院在各方面给予相关的支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档案管理方面作出新的选择,走信息化道路,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医院领导给予的支持,领导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调整档案管理模式,使管理模式从单纯的纸质收集、整理、利用的管理,逐步过渡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方式中来,充分发挥档案在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和领导科学决策中的作用。只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才能够让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
2.3 网络设备先行是基础
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要有硬件基础设施作支撑,购买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建立医院局域网,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医院档案部门在规范室藏的基础上建立局域网,将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纳入其中,将这些建设成医院的一个重要信息中心,购买电脑等信息服务器,依托医院的其他网络设施,构建编制一套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管理的自动化软件。通过这些硬件及软件的建设,可以提高办公效率,方便利用者,实现档案资料的在线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兆学.浅议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7).
[2]赵志鸿,沈维,郭海艳,徐萍.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中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10(5).
[3]吴记春.浅谈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
[4]杨玉红.浅谈医院档案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1).
[5]许剑波,姚云华.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1).
[6]孙蔚.谈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2).
医院档案管理办法
医院档案管理办法
1.对基层医院档案管理意识的提高
档案管理工作对基层医院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医院的上级领导真正地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重视,才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在充分了解基层医院各个职能部门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的基础支持效能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提高其在医院整体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档案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更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拥有较强的责任心,因此,基层医院需要不断地对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行加强,从而促使档案信息资料的管理、收集以及储存都必须科学、有效地进行,同时,基层医院也要坚持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档案的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其作用。除此之外,基层医院还应从人力、物力、财力上进行支持,只有这样,档案管理部门才会摆脱可有可无的附属地位,更好地满足当前新时代下的医院发展需求。
2.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在基层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据可依、更科学和规范。因此,基层医院应该对档案管理部门的建立与完善,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现有制度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制度转变。制定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的时候,不仅要符合自身的环境条件与需求,还要参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医疗卫生制度进行设置,才能促使档案管理制度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并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有效实施。
3.积极开发和应用基层医院医疗档案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创新与普及,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存储工作也实现了改革与创新,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对档案信息的有效开发及运用,可以有效地促使基层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但是针对目前基层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只要把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避免其丢失与损坏就行,这种思想严重地影响了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的有效发掘和开发。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可以有效地解决基层医院目前所面临的这个问题,信息化的全面运用有效地减少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他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开发。档案信息资料的有效开发与运用必须遵守绝对保密的原则,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确保档案信息的有效信息,为科室的临床科研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临床科研的开展提供更大的便利。
4.努力提高基层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针对当前各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将各种先进的设备运用到档案的存储工作中去,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与此同时,为了更加方便地对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储存,基层医院可以构建一个内部的档案网络平台,通过档案储存的数据服务器将数字档案进行有效的存储。档案检索工作可以对网络访问进行有效的运用,来实现自动化、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为用户提供查询、更新及事务管理等服务,从而促使档案管理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同时,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提升其计算机操作能力,更好地促进信息收集与处理工作快速准确地进行,基层医院档案信息化的有效建设与推进,将对医院未来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5.加强对基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对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基层医院必须根据员工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培训工作,医院可以将外界的医院档案管理专业人士请进医院,对本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术等多方面的培训,培训的结果要进行考核。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也应有自主创新与探索的积极性,并做到及时有效地归档医院档案,为使用者查阅档案资料提供更多的便利。
在一个医院里要录的电子档案好不好
在一个医院里要录的电子档案好。
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电子档案可以快速、准确地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历资料、检查结果等,而不用再进行手写记录或刻录影像资料,大大缩短了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时间。
2、方便患者管理自己的健康档案,通过电子档案可以方便患者随时查询自己的健康档案,了解自己的病情、用药情况等,也可以方便地分享给其他医生或医疗机构,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什么是EHR?
电子健康纪录,又称为电子健康档案,简称EHR,是电子化的个人健康纪录(病历、心电图、医疗视频等),电子健康纪录可以经由计算机或网上访问,可以包含现今与过去个人的健康信息。
电子健康档案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是人们在健康相关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备查价值的电子化历史记录。
电子健康纪录也能够包括医学相关的引用数据、医疗处置、药物使用、人口统计数据、其他与非医疗的管理数据等等。
它是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之中、面向个人提供服务、具有安全保密性能的终身个人健康档案。EHR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多渠道信息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健康管理和健康决策需要的信息资源。
扩展资料:
电子健康档案作用:
1、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完全建立后,人们的健康信息将更简单更快捷更安全的被计算机管理,减少了物理资源的消耗,扩展了传播途径,提供了更系统的管理方式和查看方式,人们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健康。
2、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基于个案的各类卫生统计信息,帮助卫生管理者客观地评价居民健康水平、医疗费用负担以及卫生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区域卫生规划、卫生政策制定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参考资料:电子健康档案-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