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图信息官网!
欢迎来到华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档案管理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15515975772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档案电子化管理的书

作者:老师 时间:2023-10-28 16:44:36 点击:

档案电子化管理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档案电子化管理的书籍推荐:

1. 《档案电子化管理》(作者:韩永刚、吴晓红):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档案电子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档案电子化的基本概念、技术与标准、档案数字化处理流程等内容。

2. 《电子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作者:陈新、张磊、杨春燕):该书从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出发,详细介绍了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应用,包括电子档案的构建与管理、电子档案的安全与保密等方面。

3. 《档案电子化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作者:李军、李玉玲、张红霞):该书从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电子档案的数字化处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电子档案的安全与保密等内容。

4. 《档案电子化管理与数字档案馆建设》(作者:刘宏、邓晓燕、李蔚):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重点讲解了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管理,包括数字档案馆的构建、数字档案的数字化处理与存储、数字档案的检索与利用等方面。

5. 《档案数字化管理与电子档案库建设》(作者:王春花、王瑞、李晓燕):该书详细介绍了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包括档案数字化处理的技术与方法、电子档案库的建设与管理、电子档案的安全与保密等内容。

以上书籍都是关于档案电子化管理的经典著作,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对于从事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的人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电子政务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 51.1 电子政务定义... 61.1.1电子政务发展背景... 61.1.2电子政务定义及功能... 71.1.3 电子政务的特点... 91.1.4电子政务三大应用模式... 101.2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展望... 121.2.1电子政务评价内容... 121.2.2各国电子政务发展情况... 131.2.3电子政务发展展望... 23第二章电子政务体系... 262.1电子政务逻辑结构... 272.2政府信息资源规划和共享模式... 302.2.1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 302.2.2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工作步骤... 312.2.3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路径和模式... 322.3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352.3.1电子政务安全技术体系... 352.3.2电子政务安全组织体系... 402.3.3电子政务安全制度体系... 422.4电子政务与信用体系... 432.4.1电子政务与信用体系... 432.4.2电子政务信用体系建设... 45第三章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503.1绩效评估概述... 513.1.1政府绩效评估... 513.1.2政府网站绩效评估... 513.1.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523.1.4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目的... 543.2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指标... 543.2.1指标体系结构... 553.2.2指标来源与权重设计... 573.3电子政务评估过程... 58第四章无缝隙管理... 674.1传统政府管理模式... 684.2无缝隙政府管理... 694.3政府流程再造... 714.4无缝隙政府管理与一站式管理... 76第五章政府及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 845.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855.2电子公文系统... 865.3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89第六章政府对企业服务的电子政务... 956.1政府对企业服务的模式... 966.2公用信息发布系统... 966.2.1电子公告牌... 976.2.2办公办事指南... 976.2.3网上论坛... 976.3网上工商系统... 986.3.1网上工商系统的发展背景... 986.3.2网上工商系统的总体结构... 986.3.3.网上工商系统的功能分析... 1006.4电子采购... 1036.4.1电子采购系统管理功能模块... 1046.4.2电子采购业务流程... 1046.5网上税务系统... 1066.5.1电子税务的定义... 1066.5.2电子税务的主要形式... 107第七章政府对公民服务的电子政务... 1157.1G2C的分类... 1167.2电子化社会保障服务... 1167.2.1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1187.3电子化个性服务... 1197.3.1电子化教育培训服务... 1197.3.2电子化医疗服务... 1197.3.3公民就业服务... 1207.3.4公民电子证件服务... 1227.4电子化社会服务... 1227.4.1信息咨询服务... 1227.4.2网上行政审批服务... 123第八章网络舆情管理... 1278.1网络舆情时代的到来... 1288.1.1网络舆情的定义... 1288.1.2网络舆情的特点... 1288.1.3网络舆情的功能... 1318.1.4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 1338.2网络舆情传播法则... 1418.2.1关键个别人物法则与意见领袖... 1418.2.2附着力法则与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1428.2.3环境威力法则与沉默的螺旋法则... 1428.3网络舆情的管理... 1438.3.1网络舆情管理理念... 1438.3.2积极引导网络舆情的正面影响... 1448.3.3有效管理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 147第九章数字化城市管理... 1569.1数字化社区... 1579.1.1数字化社区的定义... 1579.1.2数字化社区的管理模式... 1589.2网格化管理... 1649.2.1网格化管理概述... 1649.2.2网格化管理流程... 167第十章应急管理... 18410.1应急管理概述... 18510.1.1突发事件相关概念... 18510.1.2应急管理相关概念... 18710.1.3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机理分析... 19010.2应急管理体系... 20010.2.1应急管理体系结构图... 20010.2.2应急平台建设... 20210.3应急通信与网络管理... 20610.3.1应急通信... 20610.3.2网络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207第十一章数字鸿沟... 21511.1数字鸿沟的定义... 21611.1.1什么是数字鸿沟... 21611.1.2数字鸿沟的分类... 21711.1.3数字鸿沟的成因... 21711.1.4数字鸿沟的影响... 21711.2数字鸿沟的测量... 21911.2.1DAI使用的代数平均算法模型... 21911.2.2Infostate/ICT–OI的几何平均算法... 22111.2.3DDIX/DIDIX的相对距离法... 22411.2.4基尼系数法/相对集中度指数法... 22611.3跨越数字鸿沟... 227

档案电子化管理的书

档案管理常识pdf

档案电子化管理的书

1.求档案管理学电子版或在线阅读全集,了解档案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档案收集1、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档案收集工作是整个档案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与档案工作中其他各项工作比较起来,它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作好档案收集工作对整个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1)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业务基础工作中的基础;档案的收集,就是整个档案馆(室)取得和积累档案的一种手段;(2)从组织整个国家档案工作来说,档案的收集工作是贯彻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首要的具体措施;(3)从收集工作质量高低的影响来说,它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的其他环节。2、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1)丰富馆藏;(2)加强馆外调查和指导;(3)推行入馆档案的标准化;(4)保持全宗和全宗群的不可分散性。

3、机关内文件的归档二、档案整理1、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1)在正规的工作条件下,档案室所接收的是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立好的案卷,档案馆接收的是由机关档案室根据入馆要求整理移交的案卷。(2)对整理不善的档案进行局部调整。

(3)零散文件的整理。2、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1)档案的整理必须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历史联系主要表现在文件的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等几个方面。

(2)档案的整理应该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原有基础指,第一,充分重视和利用先前整理的基础,以确定档案整理的任务和要求,来要轻易打乱重整;第二,在档案整理过程中,应该充分研究和利用原来整理的成果,不要轻易破坏以往整理和保存的历史状况。(3)档案的整理必须便于保管和利用。

3、全宗:(1)概念:全宗就是一个独立的机关或著名人物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的整体。(2)意义:区分全宗是档案整理工作的首要环节。

全宗不仅是个整理方法问题,也是一条原则、一种理论,称为全宗原则和全宗理论。全宗理论是在档案集中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是随档案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全宗理论的确立,对档案室、档案馆档案的管理,有重要的组织作用。全宗理论发展的历史,是与档案整理的不同原则联系在一起的。

4、全宗构成的条件和立档单位:形成全宗的机关,称为立档单位,又称全宗的构成者。一个机关就是一个立档单位,一个立档单位形成的全部档案就构成一个全宗。

(1)构成条件:第一,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并能主要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对外行文;第二,是一个会计单位或经济核算单位,自己可以编造预算或财务计划;第三,设有管理人事的机构或人员,并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三个条件是统一的,是从不同侧面反映一个单位的独立性。

最基本的是第一个条件。在分析或研究一个组织单位能否构成一个立档单位时,应当明确,机关的大小和档案数量的多少,并不影响它成为立档单位。

有的组织单位也可能不完全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但它实际上却是一个独立的机关,或由于某种特殊需要,它所形成的档案也可以构成一个全宗。(2)立档单位。

5、立档单位的变化和全宗的划分:机关单位的增设、撤销、合并以及机关名称的改变、职权范围和隶属关系的调整等各种变化。这些情况,有的会影响全宗的划分,有的则不涉及全宗的变化。

研究某一立档单位是否有根本性的变化,主要应该从立档单位的政治性质、生产关系性质和基本职能等几个方面去考察。6、人物全宗:就是社会知名人士(如社会活动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教育家等)在其一生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整体。

人物全宗包括个人的著作、手稿、日记、信件、遗嘱以及记载个人(包括家族、家庭)社会活动的全部材料,还包括别人所写的和收集的与人物全宗构成者个人、家庭、家族有关的材料,以及直系亲属能够说明立档单位情况的材料。7、全宗的补充形式:(1)联合全宗。

是若干独立机关形成的档案,由于混在一起难以区分立档单位而联合组成的一个全宗。(2)全宗汇集,就是由档案数量极少的若干全宗,按照一定的特点组成的一个全宗 *** 单位。

(3)档案汇集,就是由不明所属全宗的零散残缺文件,按照一定的特点集中起来的混合体。8、全宗群:整理和管理档案,不仅要注意全宗的完整性,还应该注意全宗之间的相互联系。

10、全宗的编号与排列:(1)通常涉及档案管理中的三个环节:A全宗的编号一般是在档案馆接收全宗时,于全宗名册上登记编定的,它属于统计工作的一个具体的技术项目;B全宗在库房内如何排列存放,属于保管工作的范畴;C全宗号的编定,它作为档号的组成部分填写于案卷封面,全宗的系统排列等也属于档案的基本编目和系统化的课题。(2)全宗号的编制和使用方法:A按国家档案全宗的三部分各依全宗进馆的时间顺序分编流水号;B按本馆全宗的时间、地区、性质等分编流水号;C所有全宗一律按进馆顺序统一编定流水号;D按全宗的重要程度编号;E按全宗群连续编号;F按全宗群留空统编全宗号;G分组单编全宗号;H多级分类单编全宗号;I编大全宗号;J对一部分全宗实行等级分类编号,另外一部分全宗实行序时流水编号。

尽管十多种具体的编号方法各不相同,但就其主要特点来说,可概括为两种类型:序时流水编号法和体系分类编号法。前者也可简称流水法,后者可简称分类法。

流水法,无。
2.如何做好企业档案管理.pdf
档案管理规定一、档案管理(一)凡是能准确反映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文件、材料、声像、报表,都必须及时归档,确保完整无缺。

(二)文档管理员必须坚持文书随时立卷的归档制度,并分门别类,做好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三)档案内容包括从成立之日起每年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形成或公司制发的应归档的文件材料。

二、文书档案管理(一)归档范围1、行政综合类:包括重要的会议材料;制定的内部法规性、政策性文件;组织变革、变迁、大事记、年报等文件材料;发展规划、工作总结汇报; *** 机关颁发的重要文件。2、组织人事\教育培训类:员工变动表、花名册、教育培训卡。

3、会计统计类:年度计划、统计报表、财务会计预算报表及其说明,各种季度报表、月报表, *** 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文件材料。4、质量管理类:质量管理方面的制度。

5、技术类:产品及生产方面技术文档。6、销售纪事类:公司大规模的销售活动纪事。

(二)文书的档案立卷1、归档的文件材料种类、份数以及每份文件页数,均应齐全完整。2、在归档的文件材料中,应当将每份文件的正本与副本、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分类一起排列,不得分开。

3、不同年度的文件一般不得在一起立卷,但跨年度的请示与批复,放在复文年立卷;没有复文,放在请示年立卷;跨年度的规划,归在文件所针对的第一年立卷;跨年度的总结,放在所针对的最后一年立卷,跨年度的会议文件,归在会议召开的年度立卷。三、归档时间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合同及常规性报表,根据各自不同的时限要求及时上缴总经理和人力资源部;其它各类档案如声像档案、活动档案、工程档案等由各部门暂时保管,月底统一汇总到人力资源部。

会计档案由财务部自行保管。四、档案的借阅及销毁(一)借阅档案需按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在规定的范围内查阅。

不得在档案上涂改、撕毁,并应及时归还。(二)会计档案一律不准外借。

内部调阅应经财务负责人同意。外单位因特殊需要,查阅有关会计档案时,应持正式公文,并经公司领导同意。

查阅会计档案时不得将档案带出公司;如需摘抄、复印,应经财务负责人同意方可办理。(三)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准确地制定档案销毁清单,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登记造册,经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销毁,销毁时需有两人以上参加,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3.如何做好企业档案管理.pdf
档案管理规定

一、档案管理

(一)凡是能准确反映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文件、材料、声像、报表,都必须及时归档,确保完整无缺。

(二)文档管理员必须坚持文书随时立卷的归档制度,并分门别类,做好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三)档案内容包括从成立之日起每年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形成或公司制发的应归档的文件材料。

二、文书档案管理

(一)归档范围

1、行政综合类:包括重要的会议材料;制定的内部法规性、政策性文件;组织变革、变迁、大事记、年报等文件材料;发展规划、工作总结汇报; *** 机关颁发的重要文件。

2、组织人事\教育培训类:员工变动表、花名册、教育培训卡。

3、会计统计类:年度计划、统计报表、财务会计预算报表及其说明,各种季度报表、月报表, *** 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文件材料。

4、质量管理类:质量管理方面的制度。

5、技术类:产品及生产方面技术文档。

6、销售纪事类:公司大规模的销售活动纪事。

(二)文书的档案立卷

1、归档的文件材料种类、份数以及每份文件页数,均应齐全完整。

2、在归档的文件材料中,应当将每份文件的正本与副本、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分类一起排列,不得分开。

3、不同年度的文件一般不得在一起立卷,但跨年度的请示与批复,放在复文年立卷;没有复文,放在请示年立卷;跨年度的规划,归在文件所针对的第一年立卷;跨年度的总结,放在所针对的最后一年立卷,跨年度的会议文件,归在会议召开的年度立卷。

三、归档时间

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合同及常规性报表,根据各自不同的时限要求及时上缴总经理和人力资源部;其它各类档案如声像档案、活动档案、工程档案等由各部门暂时保管,月底统一汇总到人力资源部。会计档案由财务部自行保管。

四、档案的借阅及销毁

(一)借阅档案需按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在规定的范围内查阅。不得在档案上涂改、撕毁,并应及时归还。

(二)会计档案一律不准外借。内部调阅应经财务负责人同意。外单位因特殊需要,查阅有关会计档案时,应持正式公文,并经公司领导同意。查阅会计档案时不得将档案带出公司;如需摘抄、复印,应经财务负责人同意方可办理。

(三)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准确地制定档案销毁清单,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登记造册,经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销毁,销毁时需有两人以上参加,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4.文档管理、档案管理、知识管理、内容管理之间的区别
文档管理:主要是用来管理我们常用的一些文档、照片等信息内容。 对于企业而言,文档是重要的智力资产。在企业中,文档一般都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比如微软.doc格式,xls格式,ppt格式,pdf格式,纯文本.txt格式等;从内容上,可能是商务合同、会议记录、产品手册、客户资料、设计文档、推广文案、竞争对手资料、项目文档、心得等。这些文档,可能是过程性质的,也可能是公司正式发布的文档,可能处在编写阶段,也可能是已经归档不能再修改的。 档案管理: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目、检索、提供利用和编研工作的理论、、、、知识管理:关于什么是知识管理系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组织状况的不同,每个组织都需要发现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当我们讨论知识管理系统时,我们集中在那些能够有效存储信息,同时能够实现高效的知识流转、共享、发现的系统。例如: 一种能够按照索引访问那些关键的商业资料(例如销售概况或者员工对企业流程的建议)的文档管理系统。

一个专业技能发现工具,使用它可以发现在整个组织或者企业中,那些人在特定的领域中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的技能,并探讨如何分享这些技能。

内容管理:各行各业都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 如有不对地方希望见谅、同时希望能够提出,大家相互帮助,互相学习。谢谢。
5.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很多,既有综合性的,又有单项的;既有全国统一制定、普遍适用的,又有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的。

主要有:(1) 《干部档案工作条例》(1990年修订,以下简称《条例》),于1991年由中央组织部、国家档案局联名颁发。《条例》明确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任务、特点、体制,并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作了统一的规定。

它是一个法规性的文件,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最根本的规章制度,是各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制度的依据。《条例》有两个附件,即:①“干部人事档案卷皮、档案袋样式和规格”,规定了干部人事档案卷皮的规格、式样、制作材料、颜色、项目设置。

②“转递干部人事档案材料通知单”式样,规定了转递干部人事档案的统一办法。 (2)《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是全国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统一遵循的制度。

它对整理干部人事档案的要求、标准、档案材料内容的鉴别、分类、整理过程、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的规定。(3)《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暂行规定》,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范围,归档材料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收集档案的方法作了具体的规定。

除以上几种统一的制度外,还有一些基本的工作制度,如:借阅利用制度。各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为了做好利用工作,根据各自管理的干部人事档案范围和干部管理权限,都制定了本地区、本部门或本系统查阅干部人事档案的制度。

这项制度对借阅范围、借阅手续、借阅人、借阅方式以及是否可以抄录、复制作了规定。登记制度。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为了防止档案材料的遗失,便于查找、统计,建立了收档、借阅、摘抄档案材料、档案底帐和销毁材料等各项登记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不仅保证了正常的工作秩序,确保档案的安全,而且还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心中有数,随时了解并掌握“家底”情况,有利于研究、安排工作。

保密制度。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保证干部人事档案安全的制度。

各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所管干部人事档案的密级做好档案的保管、借阅、转递等工作。上述规章制度,是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正常进行,推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依据。
6.档案管理(电子文档及书籍档案、文件档案)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用档案管理软件呗,现在都无纸化办公,一体化了 1、档案信息数字化能够提供档案信息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

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实现异地的远程利用,为需求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和途径。2、档案信息数字化是对纸制档案原件实行有效保护方式。

档案唯一性、原始性和凭证性是真实记录历史的重要体现,因而历史的延续需要必须最大限度的保护档案,档案数字化之后,档案利用方式主要是使用数字化的档案信息,档案原件从而得到了有效保护。3、档案信息数字化能够使不同载体形式的档案信息得到转化与再现。

根据档案载体形式的不同,我们将录音、录像、幻灯、照片等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经过数字转换,也同样再现其它载体档案信息的真实内容,既加强管理又方便利用。4、档案信息数字化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在当今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我们现在所做的档案数字转化工作除强化自身管理和方便档案信息的利用外,为今后在国家大环境下作为科学技术档案信息数据库并入国家数字档案联网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做好基础准备。5、档案信息数字化为电子政务和无纸办公的信息接轨创造条件。

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成熟,无纸办公和电子文档的普遍应用,这是现代办公和国际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国家对电子文档的标准统一和进一步规范,在法律规定允许范围内,电子文档可直接采用数字方式存档,与早期纸制档案的数字转化信息共同组成数字档案信息库,便于资源共享。
7.请问什么软件能生成pdf档案文件
Foxit pdf editor 1。

4 build 1325 正式版 Foxit PDF Editor 是第一个真正的PDF文件编辑软件。许多人都希望能找到一个象编辑其它类型的文档的编辑器,事实上在 Foxit PDF Editor 出现之前,根本没有这样的工具。

每一个PDF 文件都包含很多页面,每一页包含各种可视对象,如文本对象、图形对象和图像对象。而每一个对象都由其属性来定义其显示的方式。

Foxit PDF Editor 的功能包括: -编辑现有 PDF 文件或创建全新的PDF文件。 -以和 Adobe PDF Reader 几乎相同的效果显示 PDF 文件。

-页面缩放。 -可靠的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功能。

-插入或删除页面。 -使用嵌入或非嵌入字体添加文本对象。

-插入行或其它简单的图形对象。 -插入 bitmap 格式的图像。

-从页面中删除任意对象。-改变对象的属性。

-可撤消任意操作。 -在不同 PDF 文件间拷贝粘贴任意对象。

-在 PDF 和任意 Windows 应用程序间拷贝粘贴文本。 -在 PDF 和任意 Windows 应用程序间拷贝粘贴图像。

汉化说明: 1、此为汉化版,安装后即可使用。新版本增加了对图片的直接编辑。

2、0912 之后的所有版本均不能正确输入中文,此版本已修正BUG,可完美支持中文输入。 3、此汉化已破解。

特别感谢 isotank 来信提供破解方法。 4、此软件支持中文字体,方法如下:从主菜单“对象”中选择“新建对象属性”,点“文本属性”--“导入字体”,然后选择你想要的中文字体,确定后就可以支持中文输入了。

5、该版本加入了中日韩语言的显示支持文件 n。 。

档案电子化核对证书怎么弄

步骤如下:
1、准备好纸质档案(证书)和身份证原件。
2、登录相关证书管理单位网站,如教育部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
3、在网站上找到证书查询入口,输入证书编号、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进行查询。
4、核对证书信息是否准确,要更改可及时联系相关证书管理单位或用人单位,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5、证书信息无误,可以在网站上下载并打印电子化核对证书。

【浅论档案信息化管理】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一 电子档案的定义  电子档案是由数字电子计算机处理的档案,是用来区别于一些客观存在的档案实体,是将实体档案信息以字节、比特方式表示并使之在电脑网络上流动,只有引入正确的软件、硬件与足够的背景细节,这些字节与比特方可随机定位到用户所在的网络终端,以可被理解的文字、数字、图像、图表、符号等显示用户所需求的档案实体的真实信息。
  二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1.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后,部门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不再是目录的打字员和档案的保管员,可以更好地从事档案的收集和编研工作,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2.有效地提供服务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技人员可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查阅档案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档案资料的电子化更便于科技人员的二次利用和开发,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使档案管理的职能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而是公司内部的信息中心。
  三 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1.建立规范体系
  档案信息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历史原因,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信息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专业,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同时,档案信息化使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档案的整理、分类、著录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做到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部署、避免出现“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情况,要按统一的技术标准实施。
  2.完善安全制度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落实都要靠人来执行,所以人是档案信息化安全的第一道保护屏障。为此,要提高档案人员的警惕性,从根本上铲除黑客对信息系统的威胁。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
  3.规范管理,注重实效
  建立档案信息化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档案信息化发展方向,组织制订和修改档案信息化方面的法规、规章与标准;负责监督和检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实施政策引导;负责指导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放利用和安全管理。将信息化进程、计算机应用水平作为档案馆(室)目标工作考核、评比先进的条件,并逐年提高其在考核中的权重。档案局加强对各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行政监督和宏观指导。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保证各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安全,严防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行为。及时总结推广经验,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稳步开展。
  4.电子档案的有效、实用
  目前,虽然许多单位、部门的信息化进程在逐步推进,但往往忽视了档案信息化后的实用性。我们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档案服务,而一些单位的电子档案修改机制尚不完善,一些档案被修改后(如声音的清晰化处理、图像的清晰化处理、文字录入错误纠正),只保留修改后的档案,而将原始数据进行了删除,降低了电子档案的留存价值,甚至对部分档案来说已丧失全部价值。还有一些单位,为了所谓的加快信息化进程,擅自不按标准操作,将存储扫描的清晰度降低,从而加快扫描速度、减少存储空间,致使所存档案不清晰或信息缺失,不能达到实际使用的要求,多数档案仍需实地查询入库的纸质资料。为了提高电子档案的实用性,我们不仅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进行保障,还要从计算机技术上加以规范和限制,如管理软件对操作者的权限限制,软件中对于存储图像分辨率的强制要求,通过使用计算机的签署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等,实现对管理者的操作行为进行记录及约束。总之,需要我们通过各种行政及信息技术手段,尽可能地提高电子档案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5.人才储备原则
  由于电子档案信息内容的数字化,文档处理的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的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就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人才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正确的方向,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需求。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信息化的实现不是档案馆(室)某一部门的工作,也不是单靠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所有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与配合,档案队伍素质对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档案队伍计算机技能的提高是目前档案部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档案馆(室)只有克服困难,迎头赶上,与其他行业同步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韩立涛.浅论档案信息化管理及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J].大观周刊,2011(23)
  [2]李廷忠.浅论档案信息化及档案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