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资料归档
档案归档相当于文件归档,是指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最通用的定义是存储有组织的数据。归档的目的是长时间存放有组织的数据集,确保其将来能够被精细地检索。改进的磁带是这种应用最理想的方式。
扩展资料
质量要求
1、 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整,字迹模糊或易退变的文件应予复制。
2、 整理归档文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分类
归档文件可以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或保管期限-年度-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分类。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稳定。
1、将文件按其形成年度分类。
2、将文件按划定的保管期限分类。
3、将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机构(问题)分类(本项可以视情况予以取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件归档
资料档案如何进行接收归档
资料档案如何进行接收归档
档案是伴随一个人工作、某项业务进程的重要依据。基本上每个公司、单位都会有相应的档案要管理。但是对于档案如何归档每个单位的操作不一样,当然大致还是差不多的流程。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整理出资料档案如何进行接收归档,希望大家喜欢!
部门进行整理
首先,部门需要将归档的材料、资料进行整理,包括一盒需要装订多少页(本),封面的'名称要打印出来订在首页,用规范的盒子装订好,并在盒子外面备注清楚年月日,保存期限(10年至30年,永久),这些信息都是部门人员先整理好再交接。
归档案室交接
把需要归档的材料整理好后,交接至本单位的档案管理科(档案室)。跟档案室交接人说明清楚归档的是什么东西,待档案室工作人员清点确定无误后,再在交接表上签上双方的名字,即交接完成。
电子档交接
现在有的档案需要在电子档案系统把相应的信息录进去,并提交后,系统会显示待交接。这个要根据单位工作业务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需要用到系统交接。
档案完善
一般档案室拿到的档案以纸质版为准,然后再核对电子系统是否有相应的标签、条码,并打印出来。比如会计凭证,是要到系统的会计凭证页面找到对应的年月份、号码,将封面条形码打印出来后才算正式完成一本纸质档案。
档案接收。
档案接收是指档案装盒管理,即将档案进行交接登记和交接接收。需要用条码枪将每一本需要归档的档案盒后面贴的二维码进行扫码入库,然后再提交,再进行接收管理,这样就完成了系统里的交接了,即已交接。
上架入库。
将完成交接接收的档案盒按照系统的顺序放入档案架上,关于每一行每一列需要跟对应的电子系统再核对,有些因为特殊原因会进行相应的调整。按照排好的序号进行上架整理好,这样就完成入库了。
何谓归档?如何做好档案归档工作?
归档,是指文书部门将办理完毕且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经系统整理交档案室或档案馆保存的过程。归档是国家规定的一项制度,又叫“归档制度”。
1、 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整,字迹模糊或易退变的文件应予复制。
2、 整理归档文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 ,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
归档案卷的质量要求:
1、原件归档;
2、应归档的文件材料齐全、完整;
3、文件和电报按其内容的联系,合并整理、立卷;
4、对归档的文件材料,要保持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区分保存价值,分类整理、立卷,案卷标题简明确切,便于保管和利用。
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范围
人事 档案 管理知识: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范围
《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根据其内容特征分为十大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履历表和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等材料。
第二类:自传材料: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发生变化的报告表等材料。
第三类: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
考察考核:考察材料,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
鉴定材料:工作调动、转业等鉴定材料;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归档)等材料。
审计材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第四类:学历学位职称职业资格科研学术水平培训材料:
学历学位:
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中专毕业生登记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免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 学习 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等参加出国(境)学习和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单位出具的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职称职业资格材料:
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申(呈)报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等材料。
职业(任职)资格材料: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或职业(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等材料。
培训材料:
为期两个月以上的学员培训(学习、进修)登记表、考核登记表、结业登记(鉴定)表等材料。
第五类:政审材料、更改或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出生日期、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
政审材料:上级批复、审查(复查、甄别)结论、 调查报告 及主要依据与证明材料;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情况说明材料;撤销原审查结论的材料;各类政审表。
更改或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出生日期、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报告及主要依据与证明材料、上级批复;计算连续工龄审批材料等。
第六类: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一)中国共产党 入党志愿书 、 入党申请书 、 转正申请书 ;整党工作、党员重新登记工作中民主评议党员的组织意见,党员登记表,党支部不予登记或缓期登记的决定、上级组织意见;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组织审批意见及主要依据材料;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材料;恢复组织生活(党籍)的有关审批材料;
(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入团志愿书 ;
(三)加入或退出民主党派的材料。
第七类:表彰奖励材料:
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予以表彰、嘉奖、记功和授予荣誉称号的审批(呈报)表、先进人物登记(推荐、审批)表、先进 事迹材料 ;撤销奖励的有关材料等。
第八类:涉纪涉法材料:
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意见,上级批复,核实(调查、复查)报告及主要依据与证明材料,本人对处分决定的意见、检查、交待及情况说明材料;解除(变更、撤销)处分的材料;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法院刑事判决书、裁定书;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限制人身自由、没收违法所得、收缴非法财物、追缴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理决定;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等。
第九类:录用任免工资待遇审批材料
工资、待遇材料:新增人员工资审批表、转正定级审批表,工资变动(套改)表、提职晋级和奖励工资审批表或工资变动登记表,工资停发(恢复)通知单;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材料;解决待遇问题的审批材料。
招录、解聘材料:录(聘)用审批(备案)表;选调生登记表及审批材料,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审批表;取消录用、解聘材料。
任免、调动、授衔、军人转业(复员)安置、退(离)休材料:干部任免审批表及相应考察材料;干部试用期满审批表;公务员登记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公务员调任审批(备案)表,干部调动审批材料;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登记(推荐)表;授予(晋升)军(警)衔、海关关衔、法官和检察官等级审批表;军人转业(复员)审批表;退(离)休审批表等材料。
辞职、辞退、罢免材料:自愿辞职、引咎辞职的个人申请、同意辞职决定等材料,责令辞职的决定,对责令辞职决定不服的申诉材料、复议决定;辞退公务员审批表、辞退决定材料;罢免材料。
第十类:其他供组织参考材料
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材料:录用体检表,反映严重慢性病、身体残疾的体检表;工伤致残诊断书,确定致残等级的材料。
治丧材料:生平,非正常死亡调查报告等材料。
其他材料: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派遣证),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公务员申诉处理决定书(再申诉处理决定书、复核决定),再生育子女申请审批表等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个人档案归档方式
个人档案归档方式
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个人档案归档方式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个人档案归档方式
一、查询档案所在生源地,一般档案由所在地级市的人社局下属人才交流中心接收,并由个人去办理托管手续。
二、查看档案是否留在学校。一般待落实工作单位后,户籍和档案会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三、查询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扩展资料:
人事档案保管制度的基本内容
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保管制度是人事档案有效保管的关键。其基本内容包括五个部分:材料备案制度;检查与验证制度;传输系统;维护保密制度;统计系统。
1、资料归档制度。对新形成的档案材料,应当及时归档。归档的一般程序是:首先,对资料进行识别,看是否符合归档的要求;其次,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内容,确定其归档的具体位置;再次,在目录中填写材料名称及相关内容;最后,将新材料放入文件中。
2、检查验证制度。检查和核对是保证人事档案完整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检查内容是不同的,不仅包括人事档案材料本身来检查,如检查是否有模具,蛾,等等,但也包括人事档案存储环境检查,如检查仓库门窗是否完好,没有其他存储错误等。
3、传输系统。传输系统是关于文件的传输和交付。文件的转移一般是由工作的转移引起的,转移的一般程序如下:冲销记录簿;填写人事档案调动通知单。
4、维护保密制度。具体要求如下:对于较大的企业,一般要设立一个负责保管档案的`人,应配备齐全必要的归档设备。
5、统计系统。人事档案统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人事档案的数量。关于人事档案资料收集的补充信息。申请状态。文件的存储条件。使用情况。仓库里的设备。人事档案工作人员。
档案归档有哪些要求?
档案归档的条件要求
(1)文件材料运转、承办完毕的;
(2)对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有查考、凭证、依据作用的;
(3)经过分类、组合排列、编号、基本编目等系统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