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图信息官网!
欢迎来到华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档案管理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15515975772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公司档案数字化情况说明

作者:老师 时间:2023-09-18 04:32:34 点击:

公司档案数字化情况说明

公司档案数字化是指将公司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文档的过程。数字化档案可以更方便地存储、检索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管理水平。以下是公司档案数字化的情况说明:

1. 数字化档案系统:公司已经建立了数字化档案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电子文档。该系统具有多层次的权限管理,可以根据不同的角色和部门设置访问权限,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 扫描设备和软件:公司配备了高速扫描仪和专业的扫描软件,可以快速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文档。扫描设备支持双面扫描和自动文档进纸,提高了扫描效率。

3. 文档分类和索引:数字化档案系统支持对文档进行分类和索引,可以根据文件类型、日期、部门等属性进行分类和检索。这样可以快速找到需要的文档,提高了工作效率。

4. 数据备份和恢复:公司采取了多重备份措施,确保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建立了灾备中心,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意外情况发生。

5. 档案转换和迁移:公司对历史纸质档案进行了扫描和转换,将其转化为电子文档,并导入到数字化档案系统中。同时,也对已有的电子文档进行整理和迁移,确保所有档案都能够在数字化档案系统中进行管理和检索。

总体来说,公司的档案数字化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数字化档案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新增材料数字化加工的请示怎么写

1、首先,写请滑仿示之前需要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解和研究,了解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腔纤新增材料数字化加工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明确此次请示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2、在写请示之前需要明确请示的主题和事由,如“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新增材料数字化加工的请示”。
3、阐述数字化加工后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和意义,如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减少管圆迅理成本等。
4、请示的结尾需要表达对领导的尊重和感谢,并提供联系方式以便领导与相关负责人联系。
5、请示完成后需要进行审阅和修改,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签字、盖章和呈报上级领导审批。

什么是档案数字化

档案数字化具体流程:从档案的收集、扫描录入、整理、归档入库、利用、统计、编研、鉴定等过程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管理。

1、档案收集:按照档案形成的规律,把各企业单位分散的材料进行接收、征集、集中起来。

2、档案整理:根据不同需求,对收集起来的档案分类组成有序体系,规范化处理。羡态

3、扫描录入:将有价值的档案进行分类扫描录入系统归档,采用会博通档案管理系统,分类保管档案。

4、归档入库:根据国家档案分类要求标准,建立标准档案分类塌岩,进行归档。

5、档团派御案利用:通过会博通档案管理系统的借阅手续,是档案资料直接可以为各企业单位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工作。

6、档案统计:运用会博通统计技术和方法,通过表册和数字的形式描述和分析档案工作的各种现象、状态和趋势情况,可以了解和掌握档案工作总体情况。

7、档案鉴定:利用系统甄别档案文件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以及年限,进行存毁的判断条件。

8、档案销毁:根据不同年限档案、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在系统上导出目录,将相对应的档案消除或销毁。

利用会博通档案管理系统,一款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会博通功能涵盖档案收集、档案著录、档案查询、档案借阅、档案利用、档案统计、档案鉴定、档案销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适用 于各类档案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证照管理、客户资料管理、文件资料管理等等,同时还适用于自动化办公应用。基本上一个软件就能够满足一个企业当中,不同人员的办公需求。

档案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我公司档案室成立于20**年3月,20**年成功创建省一级档案室。一直以来,公司始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湖南省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管理评估标准为核心,提出了全面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的工作要求。20**年年初,我们便确立了争创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特级的工作目标。目前,我们已进行了自查摸底,针对公司档案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邀请县档案局专家现场指导,积极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促进工作常态化。

公司每年定期召开档案管理工作卖弯核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年档案管理工作;成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司办公室主管领导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明确专职档案员1名,兼职档案员10人,负责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日常管理;同时,将公司其他科室、子公司联络员纳入档案管理工作网络,组织学习培训,熟悉档案管理知识,定期将各科室、子公司档案移交档案室,使档案归集更加常态化,档案管理更加系统化。

二、严格管理,促进工作规范化。

按照《档案法》的要求,制定了档案归集、整理、管理、借阅等工作制度,积极推动档案业务工作。今年,完成了公司20**年以前的文书、城建、拆迁、声像、会计、实物六类档案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对无积存文件材料,全部档案、资料及检索工具,实行了集中统一综合管理,确保各类档案案卷质量符合国家、省级标准、规格、式样要求;制定了《公司全宗内档案分类编号方案》,全部档案按照《分类编号方案》,进行了分类编号,案卷的排列编号符合要求;完善了档案室防尘、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虫鼠、防强光等设施,档案室库整洁,现存档案无霉变、退色、破损等现象;建立了档案管理台帐,做到了档案资料收入、移出、借阅等各个环节有记录,有台帐,并按上级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统计报表。

三、完善设施,促进工作科学化。

目前,公司档案室有密集架50立方。档案分为六大类,共 1796卷,其中:文书档案305卷、城建工程档案413卷、征地拆迁档案94卷、会计档案832卷、声像档案2卷、荣誉档案150件(实物),按保管期限划分永久1738卷、定期58卷。今年,公司投入10多万元添置了档案管理设备,购置了符合统一规范要求的档案密集架,库房安装使用了空调、去湿机和符合统一规范要求的温湿度自控系统,档案室配备了计算机、复印机、照相机、扫描仪等设备,档案库房、办公、阅览三室分开,充分满足了档案工作的需要。

四、加强利用,促进工作实效化。

根据档案资料利用需要,建立、健全了检索工具体系:编写了文书、城建工程、会计、声像、拆迁、实物等档案的《档案目录》,组织沿革等资料的《资料目录》,档案资料存放地点索引表、箱柜指引卡。收集、编辑、编写了《大事记(20**-20**)》、《组织沿革(20**一20**)》、《全宗介绍》、《档案分类大纲》、《基础数字汇编(20**一20**年)》、《公司内部管理》等参考资料,为利用者系统、高效地利用档案资料,提供方便,今年上半年,档案室共提供利用档案135次,为公司各项工作需要提供了有力凭证,充分发挥了档案的实效作用,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司档案数字化情况说明

过去几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公司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闹局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档案管理工作力度,推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网络化、现代化中掘,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公司发展。

近年来,在民政部档案馆、总会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会的档案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20**年以来总会领导下决心花大力气把总会档案管理工作搞上去。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抓好培训做好档案整理工作

总会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成立了由秘书长挂帅,办公室主任主抓,专职档案员亲自抓以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严管理,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上严抓不懈,配齐配强,形成了各部门兼职档案员配合抓的档案管理工作格局。为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管理,总会舍得在档案设施上投入,专门挤出办公房设立了档案室;配置档案柜,专门定制了档案盒,为档案室配置了计算机、扫描仪等专用设备,适应了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同时还派专职档案员积极参加部档案馆组织的档案培训,以尽快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确定目标抓好升级,依据目标强化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我会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20**年,我会按部档案馆要求,专门下发中慈文制定了档案管理办法和归档范围,对所有须归档的文书档案文件、项目档案材料进行了整理,共整理文书档案120多卷,财务档案从20**年至20**年全部归档完成共25节档案柜并将目录全部输入计算机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检索速度。在归档过程中,档案所有文件归档目录全部使用计算机打印。在20**年 初基金会评比考核中被评为5A级,档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受到检查团一致好评。

总之经过全体人员的努力,在20**年民政部的目标评比检查中获得了一级单位称号。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加强对档案管理软件的学习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微机操作水平。

2、大事记、组织沿革还需加强。

3、积极深入到各部门,做好兼职档案员的业务指导工作,做到腿勤、嘴勤,使文件材料归档率、完整率、齐全率都达到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协调与指导,完善特种载体档案的管理,加强电子、照片、录音录像等特种载体档案和荣誉档案的收集及规范化整理工作。

人民街道办事处综合档案室建立于1995年,现隶属于街道党政办。主要职责是对本机关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为机关各项工作服务。档案室总面积60平方米,库房60平方米,配有档案柜4套、装订缝纫机1台。档案室现库存有文书、会计、实物、人事等4个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其中文书档案415卷,会计档案1020卷,实物档案2件,人事档案32卷。同时档案室还安装了避光窗帘,配备了灭火器、防虫药等,具备了防光、防火、防虫、防尘等条件。由于硬件设施完善,档案内容丰富,检索方便,人民街道综合管理档案工作自建立之初即被评定为“市三级”标准,并保持至今。

近年来,在街道党工委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档案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档案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在档案资料的整理、收集和保管方面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迈进,使办事处档案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档案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

领导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为加强办事处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根据人事变动,办事处及时调整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党工委书记王志勇担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分管主任及兼职保密干部(档案管理员)、各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主要领导负责抓,经办人员具体落实,并将档案工作列入年度计划和长期规划中,与街道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形成了工作有要求、有布置、有检查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

为不断促进办事处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水平,近年来,办事处先后制定了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度、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等各项制度。明确了档案工作职责和任务、归档范围及整理要求,使办事处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有据可依。同时,办事处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制定了单位档案分类方案、保管期限,编写了全宗介绍,大事记、编辑了单位发文汇编,建立了档案借阅登记薄,并对历年归档的文件材料编制了检索目录,对各种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及有关资料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电子化管理。严格按照各类档案整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规定,分门别类对各种档案进行排列、编序,做到不同类别的档案不同橱、不同年代的档案不同卷。努力加快机关办公自动化进程,实行归档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同步整理,实现了档案管理数字化,既保护了纸质档案,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按规定向区档案馆移交档案,报送现行文件、电子文件、资料数据。保证了档案查阅工作的方便快捷,一直以来也无档案丢失、毁损等情况的发生。

三、加强学习交流,提高档案管理整体意识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做到依法治档,单位结合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组织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相关档案法律法规,使大家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及档案管理工作并非可有可无,而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每年4月都定期对前一年的档案立卷归档,从20**年至20**年,办事处共整理文书档案永久7卷56件,长期62卷569件,短期35卷262件,财务档案永久402卷。

四、强化档案安全工作,做好事前防范

定期进行安全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对重点部位和可能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地方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采取了有力措施,及时整改,防止发生各种危害档案的安全事故。建立健全了档案保管、利用、保护、保密等规章制度;同时,做好室内通风、防虫工作。从自查情况来看,我办事处档案无霉变、褪色、破损、虫蛀、鼠咬、丢失等现象,切实做到了安全保管。

五、存在的问题

公司档案数字化情况说明

一是因办公楼面积不足,在档案保管设施方面与检查标准有一定差距。

二是因经费有限,档案室硬件建设,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之,办事处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区档案局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我们会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力争将工作差距缩小,以便将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什么叫档案数字化,档案数字化有哪些好处?

什么叫档案数字化,档案数字化的好处
档案数字化是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它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连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裂肢肆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1.代替原件使用,有效延长原件的保存时间。
2.数字化副本分地保存。要长期或永久保存的重要档案,用数据备份的方法制成多份数字化副本的备份分地保存。
3.恢复档案材料模糊褪变的字迹。肆轿对字迹出现模糊扩散或褪变的档案,可经过计算机扫描等处理技术恢复模糊褪变字迹。
4.提高办公效率,数字化档案管理使资料能及时归档,并尽快提供利用,从而提高办公效率。
5.提高经济效益,数字化管理档案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节省了占地空间,而且查阅方便迅速,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而造成的纸张和人员的浪饥枣费。

档案信息化工作总结

档案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档案工作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档案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xxxx年,xxxx县档案局根据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结合我馆的实际,始终把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档案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适时规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在基础设施建设、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网站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县档案局成立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订《xxxx县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工作,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兆喊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积极与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加强协作,及时将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全县信息化建型慧设总体规划之中,统筹、协调、规划全县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xxxx年,我局在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华考范文网)今年我局在原有的基础上,投入近20万元,添置服务器、网络版软件、计算机、数码照相机、复印机等相关数码设备,极大的改善了我局的信息化硬件设施,促进了我局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在全县各镇区(街道)及县直各部门的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局针对各单位财力条件的不同,提出财力许可的单位一次性投入到位,财力条件有限的单位,先添置部分先行设备,并采用逐年分步添加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至xxxx年底,县直各单位综合档案室档案管理软件计算机普及率达到98%以上,镇区档案室达90%,其它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之中,为我县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分步实施,档案数字化建设初具规模

档案目录的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先行基础工作,也是数字化档案馆(室)建设的必备条件。我们优先突出服务重点,为了使老百姓能及时享受到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我局把便民利民惠民作为此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把馆藏的民生档案目录先行数字化录入。截止xxxx年底,已录入馆藏档案目录案卷级52536条、文件级812456条,大大方便了我县人民群众的查找利用,也为我馆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今年我局投卜猜答入16万元资金,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对馆藏部分利用率较高的纸质档案及珍贵档案进行数字化加要,截止xxxx年11月份,共全文扫描档案368322页,为建设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打下了基础。为了实现档案馆、档案室在业务上相互衔接,便于机读档案目录和电子档案的移交,我局向财政局等档案工作硬件设施较好150多家单位推广使用了档案管理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快步伐,推进档案信息网站及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建设

xxxx年,我县不断完善档案信息网站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对网站版面内容进行增加,目前我局档案信息网站分别整合了政府公开信息查询、现行文件查询及档案馆馆藏档案查询三个利用版块,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档案信息网将档案信息资源集聚和整合起来,实现档案资源社会共享,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和机关服务,为社会各界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五、加强培训,提升档案人员综合素质

我局历来重视对档案业务人员的的培训工作。xxxx年我局积极开展省、市、县电子政务和档案信息化知识培训共3次,定期对各单位专(兼)职档案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其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并针对新形势、提出新要求,要求各单位的专(兼)职档案人员需持双证(《档案工作资格证书》和《江苏省计算机能力二级证书》)上岗,努力把我县档案队伍建设成既会档案管理、又会计算机操作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回顾xxxx年我局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管理水平、服务手段等与档案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有待不断增强。今后,我局将不断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加强开放档案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档案信息利用率,让更多的馆藏档案信息通过网上快速查询,更好服务社会大众。

20xx年,栖霞区档案局适应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依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江苏省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2005~2010年)》、《南京市档案信息化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南京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主线、以省市要求为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全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内,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为重点,逐步实现重要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信息利用和服务网络化、档案管理技术现代化、档案信息工作法制化,努力构建栖霞特色的档案信息服务多元体系。

一、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保障

栖霞区档案信息化建设从启动开始,便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2002年新馆建设工程中,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同步开展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规划与设计,为档案信息化建设配备设施、预留条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更是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投入资金160余万元,用于区档案馆软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为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夯实基础。同时,区政府信息中心辟出专门IP地址,用于区档案信息系统内部局域网敷设。成立了栖霞区声像档案管理中心,区委副书记亲自担任中心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以及分管副区长担任中心副主任,足见区委、区政府领导对这项工作的认识。面向全区各街道、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转发了区档案局(馆)拟定的《南京市栖霞区档案信息化实施意见》,为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全区70多家机关部门、街道、企事业单位,也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号召,做到资金到位、人员到位、设备到位、场所到位,实现自身档案室与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达标。

二、购置设施、搭建网络,推进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正逐步被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电子化办公模式所取代,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日益深入,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栖霞区档案局着重从硬件与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着手。

1、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目前共购置服务器3台、计算机43台、投影仪1台、交换机1台、显示屏1台、触摸屏1台、刻录机3台、扫描仪2台、打印机4台、复印机2台、计算机自动控制温湿度记录设备1套,以及摄像机、照相机、电视机、录音机等多种硬件设施,极大方便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全区70多家机关部门、街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也配套购置计算机100余台,栖霞区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普及率达100%。

2、强化软件设施建设,搭建档案信息化网络平台。栖霞区档案局借创建江苏省特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国家二级馆的有利契机,先后投入经费160多万元,为档案局(馆)设立独立门户网站、搭建文档一体化档案综合管理系统、构建全区档案信息系统局域网。全区各街道、部门、企事业单位也同步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并通过专有网络与区档案馆通联,实现档案录入和管理的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

三、需求出发、稳步前进,注重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栖霞区档案馆建馆以来,已累计入藏各类档案103个全宗97万条。馆藏资源的不断增加与丰富,社会档案信息需求的丰富化、全面化和差异化,使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呈现出多途径、多样化的特点。为适应新形势所带来的新变化,栖霞区档案局打破旧有的条块结合体系,一切从需求出发,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复合动态模式。

1、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先导,完备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将为未来的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提供优良的元知识元与元网络节点,是优良档案全文数据库的必备条件。基于此,栖霞区档案馆完成馆藏的103个全宗的97万条案卷目录和文件级目录的数据录入,实现全馆文件目录100%数字化。同时,建立目录中心,做到各单位档案室档案文件定期进馆、目录实时入库,实现数据库动态管理,基本完成文件级目录库建设。

2、推进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栖霞区档案局长期聘用6名人员,配备高速扫描仪2台、服务器3台、计算机43台以及相应的存储设备,组建档案数字化加工线,专门负责馆藏档案以及全区照片、录音、录像等多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工作。本着从需求出发的宗旨,首先开展对查档利用率最高的、关系民生的档案资源全文数字化工作。2009年,完成区委办、区政府办等26个全宗的文书档案、招工档案、干部任免档案等合计97万页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并通过全区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检索与查阅的网络化。

四、依托平台、协调发展,着力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在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中,栖霞区档案局(馆)注重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努力开创档案资源的全社会共享之路。从宏观上,栖霞区档案局(馆)注重对管理理念的变革,树立前端控制、知识化管理与集成管理的理念;在具体实践中,致力于构建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管理一体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的立体档案资源管理系统。目前,栖霞区档案局(馆)的主要是依托电子政务建设,建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保障机构,尽量获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并将档案资源建设纳入全区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保证信息资源共享。最终,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主动沟通,促进协调发展。

1、搭建文档一体化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加快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栖霞区档案局(馆)开通网上“现行文件利用中心”,通过定期收集区机关各部门可公开的政务文件,建成动态文件数据库,在网络上尝试提供现行文件分类检索查询服务。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栖霞区文档一体化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利用自动采集与数据挖掘技术,通过与区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对接,实现区电子公文网入网单位网内收文、发文自动记录、自动分类、自动归档,初步建构起基于栖霞区电子政务平台的电子文件中心。

2、建立栖霞区声像档案管理中心,创新声像档案管理模式。包括照片、录音、录像在内的声像档案的收集、储存与利用,一直是档案资源管理中的一块软肋。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声像档案的利用越来越频繁,如何更好的保存旧有的照片档案,并整合包括栖霞区有线电视台、《栖霞简报》在内的区内新闻媒体及各街道、部门产生的数量愈发庞大的声像档案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社会效用,成为栖霞区档案局(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又一个工作的重点。在栖霞区档案局(馆)的积极推动下,栖霞区委、区政府成立栖霞区声像档案管理中心,为声像档案资料的收集齐全、完整归档提供了组织保证。管理中心由区委、区政府牵头,区四大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级机关工委、区文化局等部门以及区属各街道工委参与,区档案局具体负责。管理中心成立以来,共收集、整理、数字化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区视察、考察的各类照片以及反映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工业、农业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照片1万余张,以及从区有线电视台收集历年节目影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系统”与“音频、视频档案管理系统”两个子系统。

3、开通栖霞区档案门户网,拓展档案信息化服务新渠道。栖霞区档案局开通自己的门户网站──栖霞档案网.网站基于JS技术搭建,使用智能化后台管理系统,做到操作简便、权责明确、内容丰富,既适应政府机关工作又符合群众浏览查询需要。网站设置14大板块,内容囊括局(馆)介绍、政务公开、档案查询、现行文件查询、政策法规、业务指导、工作动态、网上展厅、栖霞区大事记、政府信息公开等内容。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分布的广泛性、开放性、动态性和非线性等特点,在网上公布馆藏指南和检索目录,定期进行特色档案信息发布等,在互联网上开辟了一个为社会各界服务的新渠道。目前网站上载开放档案目录4000多条,访问人数与日俱增,初步显现档案门户网站社会效益。

五、践行标准、制定规范,尝试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栖霞区自档案信息化建设启动伊始,栖霞区档案局(馆)便十分注重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一方面认真学习、领悟我国已经颁布的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标准,并努力践行这些标准;另一方面依据具体实践经验,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评价并修订现有的标准,逐步建立适应栖霞区自身特点的标准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南京市档案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栖霞区的实际情况,经区委、区政府同意,栖霞区档案局(馆)制定了《栖霞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办法》。从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利用等环节对电子文件的操作进行严格的控制,提出具体要求。依据“办法”,全区近70家单位的档案室实现现行文件实施入库,每个季度向区档案馆报送一次声像档案,进一步规范了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六、加强培训、提高能力,重视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化人才是推动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宝贵的资源。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档案从业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栖霞区档案局在全区档案人员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加大了对档案人员计算机技能及信息化水平的培训力度,为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做好准备。一是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班和档案信息化培训班,经培训绝大多数人都通过了公务员计算机应用技能考试,掌握了档案信息化基础知识,大部分档案人员都能够独立开展文档一体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基本维护工作;二是积极组织部分从事计算机应用的人员参加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举办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协同办公系统培训及信息安全培训等;三是定期对本区档案人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文字处理、数据处理、电子邮件使用、电子文档管理、档案管理系统操作运行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在工作中,栖霞区档案局还安排人员定期到各个部门进行信息化指导,遇到有关信息化方面的疑问,始终做到有求必应、不厌其烦、耐心指导。经过努力,全区档案人员信息化技能水平大大提高。

七、严格纪律、落实规定,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档案信息安全涉及档案信息不稳定性、档案信息内容服务安全、档案信息数据系统安全、知识产权以及涉密档案安全保密等方面内容。栖霞区档案局(馆)切实落实国家及省、市相关部门对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所需要的软件、硬件环境,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1、建立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现局(馆)24小时实时监控;加强对档案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监管,每台计算机实行定人定岗制度,其他人员未经同意不得随意使用,微机房工作人员不得将与工作无关的光盘、磁盘上机使用,确保档案数据库安全;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和有效;档案馆的内部局域网与外网实行物理隔离,内网与外网分别运行在两台服务器上,并在外网上加了硬件防火墙,外网主要运行档案门户网站,内网主要运行馆内的0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并与政务网相连;加强身份认证和密钥等管理,使用网络行为控制系统,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

2、深入贯彻《江苏省档案信息化建设保密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在“栖霞区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制作及档案全文数字化过程中,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杜绝档案资料外泄情况的发生。建成后的“栖霞档案管理系统”设置严格的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和加密存储等安全保密措施。同时,栖霞区档案局还制定《栖霞区档案局保密制度》、《栖霞区档案局微机房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全局人员提高保密意识,严格按照保密制度执行,切实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工作,提高防范高技术窃密的能力。外网信息发布方面,实行定人定责,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非开放的档案信息一律不上外网,上网的档案目录和全文信息要经过严格的划控和鉴定,确保所有上网信息安全,防止失密、泄密事件发生。

八、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急需专业的网络、数据库维护人员和专业计算机操作人员,目前档案局人员结构老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急需专业人员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2、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还不十分明确,资源共建与共享意识不强,缺乏宏观规划和管理,局限于档案库收藏资料、贮存档案的一般性水平。

3、档案门户网站建设还处在低层次的起步阶段。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档案网站的建立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是流于形式,公布的内容还不能体现档案工作的特色,无法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网站查阅利用档案信息的需要。

2xxx年栖霞区档案局档案信息化工作在省、市档案局的关心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发挥了较好服务功能,产生了一定社会效应,但同时也深刻体悟到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广大档案利用者对数字档案需求的多元化、复杂化、个性化。在新的起点上,栖霞区档案局档案信息化建设将从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出发,通过有效履行服务职责来完善自身发展所需的外部社会环境,并从社会中获取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加强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强化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档案信息化数据的安全,进一步整体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我们坚信,唯有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努力构建全新的多元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才能真正推动栖霞档案工作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