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将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转变为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方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的过程。在山东,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档案局给予大力支持。山东省档案馆被国家档案局确定为承担“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试点任务的全国30家单位之一。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陆国强到山东调研指导工作,就强化数字赋能,加大信息化建设推进力度,提高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应用性、实用性和可复制性提出明确要求。国家档案局分管领导和科技信息化司的同志通过现场调研、视频连线等多种方式,指导山东省各级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 2. 积极融入数字强省建设。山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数字中国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加强数字山东、数字强省建设。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数字中国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加强数字山东、数字强省建设。 3.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变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发展而来。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人才流动的社会需求进一步增强,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信息化逐渐成为档案管理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淄博紧紧围绕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有解思维”推动“认知迭代”,以“认知迭代”助力“行动突围”。按照“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信息全国共享”的基本原则,将信息化作为变革服务模式的强力手段,档案服务向“桌前”“指尖”集聚。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自助办结档案业务,12345转来的一件件表扬件,成为档案服务质效提升最有力的印证。 综上所述,山东省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仍需要不断推进和深化,以适应数字时代档案管理的需求。

